8月30日消息:昨天,中國一位科學家宣布,中國已經開始計劃對家雞的基因排序,以培育出改良家雞品種。
據國家“863”計劃生物工程技術主題專家組副組長李寧教授介紹,這個項目對中國意義重大,將使雞肉產量比過去十年翻一番,達到6000萬噸,并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頭號雞肉生產國和最大的雞肉市場。
這位專家稱基因排序是科學家破解小雞基因形態的第一步,從而通過基因工程找到培育改良品種的途徑。
李教授向北京晨報透露,改良后的小雞品種的產量預期將使得中國雞肉出口增加10億美元,
他說家雞基因排序項目預期將花費2億元(相當于2400萬美元)。
李冬,中國農業研究員的研究會員,稱這個項目可以幫助科學家明白為什么鳥類有磁場識別能力即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能辨別方向。
專家稱一些發達國家的科學家也對家雞的基因研究也很有興趣。
中國科學家正計劃提出一項國際合作方案,準備聯合其他國家共同完成這項基因組研究。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去年與丹麥一起開始了對家豬的基因序列研究。
中國的科學家也正在對水稻基因進行排序。
據國家“863”計劃生物工程技術主題專家組副組長李寧教授介紹,這個項目對中國意義重大,將使雞肉產量比過去十年翻一番,達到6000萬噸,并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頭號雞肉生產國和最大的雞肉市場。
這位專家稱基因排序是科學家破解小雞基因形態的第一步,從而通過基因工程找到培育改良品種的途徑。
李教授向北京晨報透露,改良后的小雞品種的產量預期將使得中國雞肉出口增加10億美元,
他說家雞基因排序項目預期將花費2億元(相當于2400萬美元)。
李冬,中國農業研究員的研究會員,稱這個項目可以幫助科學家明白為什么鳥類有磁場識別能力即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能辨別方向。
專家稱一些發達國家的科學家也對家雞的基因研究也很有興趣。
中國科學家正計劃提出一項國際合作方案,準備聯合其他國家共同完成這項基因組研究。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去年與丹麥一起開始了對家豬的基因序列研究。
中國的科學家也正在對水稻基因進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