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雞在揚州誕生
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轉基因羊在揚州大學誕生后,該校畜牧獸醫學院與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又進行了轉基因雞的合作研究。今年2月下旬,該課題組拿出了國內首批轉基因雞的研究報告:證明去年下半年開始孵化并誕生的首批轉基因雞的體內,帶有人生長激素基因。
據了解,由揚州大學畜牧獸醫學院教授孫懷昌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利用胚盤顯微注射法制備轉基因雞的研究”,于1997年就開始進行基礎性研究,后與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合作,采用顯微注射法將人生長激素(hGH)微基因及山羊BLG啟動子組成的基因構件與脂質體混合后直接注射到81枚發育雞胚(能孵化出小雞的雞蛋)中繼續孵化,21天后孵化出4只小雞,當時就有2只小雞表現出明顯的生理異常。在五天內,先后有3只小雞死亡,只有1只健康小雞存活至今,并下了40多枚雞蛋,其中部分雞蛋在今年一月份又孵出了3只小雞,這第二代的小雞中,目前有2只小雞生長正常。
從去年底開始,課題組成員對未孵化出小雞的雞胚和先后死亡的3只第一代轉基因小雞進行基因整合檢測,發現其中的3枚雞胚和死亡的3只雛雞為人生長激素基因整合陽性,這標志著我國在家禽轉基因研究方面獲得了突破性進展。至于仍然生存著的那只雞,因科研人員目前舍不得殺掉它,所以還無法提取它的基因組進行DNA檢測。
據專家介紹,與其它動物相比,雞等家禽具有個體小、繁殖率高、世代周期短、便于集約化飼養等優點,更適合轉基因研究。但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生殖特點,家禽的轉基因研究十分困難,因此明顯落后于其它動物的轉基因研究。
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轉基因羊在揚州大學誕生后,該校畜牧獸醫學院與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又進行了轉基因雞的合作研究。今年2月下旬,該課題組拿出了國內首批轉基因雞的研究報告:證明去年下半年開始孵化并誕生的首批轉基因雞的體內,帶有人生長激素基因。
據了解,由揚州大學畜牧獸醫學院教授孫懷昌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利用胚盤顯微注射法制備轉基因雞的研究”,于1997年就開始進行基礎性研究,后與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合作,采用顯微注射法將人生長激素(hGH)微基因及山羊BLG啟動子組成的基因構件與脂質體混合后直接注射到81枚發育雞胚(能孵化出小雞的雞蛋)中繼續孵化,21天后孵化出4只小雞,當時就有2只小雞表現出明顯的生理異常。在五天內,先后有3只小雞死亡,只有1只健康小雞存活至今,并下了40多枚雞蛋,其中部分雞蛋在今年一月份又孵出了3只小雞,這第二代的小雞中,目前有2只小雞生長正常。
從去年底開始,課題組成員對未孵化出小雞的雞胚和先后死亡的3只第一代轉基因小雞進行基因整合檢測,發現其中的3枚雞胚和死亡的3只雛雞為人生長激素基因整合陽性,這標志著我國在家禽轉基因研究方面獲得了突破性進展。至于仍然生存著的那只雞,因科研人員目前舍不得殺掉它,所以還無法提取它的基因組進行DNA檢測。
據專家介紹,與其它動物相比,雞等家禽具有個體小、繁殖率高、世代周期短、便于集約化飼養等優點,更適合轉基因研究。但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生殖特點,家禽的轉基因研究十分困難,因此明顯落后于其它動物的轉基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