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terDowJones北京5月16日消息:周四,據北京和上海的業內消息靈通人士和分析人士稱,中國政府可能不會進一步控制轉基因大豆的進口,大豆進口將不可避免地蜂擁而至。
5月8日,消息透露中國衛生部(MOH)公布了對轉基因食品的衛生管理規定。規定要求轉基因食品進口商必須向衛生部申請批準,使其進口的轉基因食品包含在被批準的轉基因食品目錄內,保證其進口的食品對人體無害。衛生部的規定發布在衛生部的網站上。衛生部的網站為www.moh.gov.cn。
這個規定在國內外市場引起了新的猜疑,人們認為中國政府大概是要將這個規定和已經實施的中國農業部和國家檢驗檢疫管理總局的轉基因產品管理條例結合起來,給大豆進口帶來難以逾越的障礙。因為,根據衛生部發布的規定,轉基因食品的申請審批時間是6個月。這對大豆交易商來說,無疑又將是噩夢一個。這些大豆交易商已飽受煩瑣和拖拉的公事程序之苦,似乎永遠也無法明白政府的真正意圖。
據北京的業內消息靈通人士稱,由于市場預期中國大豆進口將進一步延誤,5月8日,大連商品交易所成交最活躍的7月合約收盤報每噸2,112元,較前一交易日上漲39元,交易區間位于2,112元至2,085元。但一周后,5月14日,衛生部的一位官員出面澄清,稱衛生部的規定僅適用于用做食品的進口大豆,用來壓榨的進口大豆不包括在內。此番解釋緩解了市場的緊張氣氛。大連商交所的2002年7月份大豆收盤每噸報2,093元,交前一交易日縮水17元。
周四,中國國際期貨公司資深糧油分析師李磊說,盡管塵埃仍未落定,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現在中國可能不會再宣布更多的新政策來限制進口,至少暫時不會。問題的關鍵是,中國的壓榨業在不斷發展,中國需要大豆。假如中國停止進口大豆,那么對豆油的需求將大幅增加。政府不得不保持各方發展的平衡。
據北京的消息靈通人士稱,90年代以來,由于經濟快速增長,市場對食用油和飼料的需求不斷提高,中國的壓榨業發展迅速。就在幾天前,一家新的合資壓榨廠在廣西省防城港投入運營,合資方有美國的ADM公司,新加坡的豐益公司合中國糧油進出口公司(COFCO)。日壓榨量為3,600噸,原料為進口大豆。
據北京的消息靈通人士稱,截止到5月中旬,中國港口進口大豆庫存總量預估為500,000噸多一點,其中大多已經被當地的壓榨廠、加工廠訂購。經過一周的勞動節假日后,進口大豆和國產大豆,以及大豆產品價格繼續居高不下,大豆及大豆產品自4月初以來便開始飚升。中國的大多交易商都擔心,5月份中國將面臨大豆短缺的狀況,實際上整個5月份沒有進口大豆能夠在中國卸貨。3月份中國嚴格的轉基因管理條例生效以來,大豆貿易一直未能繼續。北京的另一位分析師說,近幾周來,中國從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購買的棕櫚油明顯增加。大量的食用油進口對國內的壓榨業是一個打擊。中國政府不在乎壓榨業的利益嗎?這值得令人懷疑。
周四,據消息靈通人士稱,市場傳言,中國衛生部和農業部目前正在就各自的轉基因產品管理規定的管理范圍進行商談, 但衛生部的規定很可能不會影響大豆的進口。
盡管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交易商和分析人士越來越相信,經過近兩個月的中斷后,在未來的幾個月里,中國大豆進口將恢復到正常但卻適中的水平。
據美國農業部的最新預測報告,2001/02市場年,中國大豆進口預計為1,1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