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豆信息網絡6月20日消息:一份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稱,巴西目前是世界上大豆生產三大國中唯一不允許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如果巴西利用這種市場優勢,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商機。目前對非轉基因食品需求的增加,使得巴西得以擴大市場份額,同時這些大豆也獲得額外的升水。倘若巴西種植非轉基因作物的情勢能持續下去的話,那么預期中的歐洲市場向非轉基因動物飼料的轉移和亞洲市場上非轉基因食品所占份額的快速增長,都將會對巴西的出口商產生深遠的影響,這是由于涉及到的貿易數量所決定的。
因為最近有新聞說,巴西將會重新考慮它的非轉基因作物生產大國的市場地位,一個歐
洲肉類生產商代表團抵達了巴西,以保證他們的非轉基因飼料供應安全。綠色和平組織
的報告,就是在這個時候出臺的。
歐洲的豆粕和中國、日本的大豆進口每年合計有4000萬噸,與此相比,巴西目前每年出 口的大豆數量為1500萬噸,豆粕為1000萬噸。
歐洲的食品市場現在實際上已經是非轉基因食品的天下,而占據絕大部分大豆進口額的
動物飼料市場中,非轉基因飼料估計占有20-25%,并且,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日本的市場也已經非轉基因化,中國最近也引進了轉基因食品表示制度和轉基因食品安全監管制度
巴西的綠色和平組織成員Mariana Paoli指出,通過出口非轉基因的大豆、玉米和肉類 ,巴西目前有機會占據上百萬美元的市場份額。當在這場市場游戲中占據優勢地位的時候退出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巴西是這個迅速膨脹的非轉基因食品市場上的領頭羊。
自從美國引進轉基因大豆之后,美國對歐洲的大豆出口從1996年的920萬噸下降到了
2000年的680萬噸,而同時,巴西的非轉基因大豆對歐洲的出口額則從310萬噸增長到了
630萬噸。美國玉米和加拿大油菜籽則遭遇了更加巨大的市場損失。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的市場專家Jean-Francois Fauconmier指出,美國、阿根廷和巴西的
大豆和豆粉出口要受到很多的世界市場因素影響。不過正如公司聲明和市場分析家所明確指出的那樣,國際市場上對轉基因作物抵觸所導致對巴西大豆需求的增長,這一點不容忽視。
巴西一些人認為可以在這個國家同時種植轉基因和非轉基因品種的作物,這樣供應商可
以滿足他們顧客的不同需要。但是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經驗表明這么做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即使那些為商品隔離而付出很大代價的公司,還要隨時冒隔離系統失效的危險。
Fauconmier指出,一個國家沒法子同時使得兩種作物不互相影響。轉基因作物會污染傳
統的作物,破壞隔離系統,然后提高整個生產的代價。
由于擔心巴西會在未來允許種植轉基因作物,歐洲的公司正在逐步轉向購買經過鑒定過
的、完全可追溯的非轉基因大豆,同時還向其他源頭購買,比如印度。這樣做是為了避免物種污染的危險,同時也是為了滿足歐洲即將通過的轉基因物種可追溯的要求。
同時,美國、加拿大和阿根廷的出口商已經開始建立隔離系統,以此來滿足歐亞日益增
長的非轉基因食品的需求,并借此重新奪取失去的歐洲市場份額。Paoli認為,在巴西種植轉基因作物無論從環境還是商業角度來說都是一種自殺性行為。這個措施將是政客和國外公司的影響產物,和市場需求、巴西消費者與工業界的興趣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