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轉基因專題 » 正文

轉基因食品: 福兮?禍兮?(下)

  作者: 來源: 日期:2003-01-01  

田歌:通過今天的討論我們明確接受到我們今天的民眾對新的技術既不是輕率接受,也不是武斷的拒絕,盡管人類的發展永遠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但是我們認為基因的研究并不僅僅是科技領域一個單純的問題,他關系到人類社會的進步,還有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文化是一個綜合的問題,我們特別希望科學家能夠在研究基因技術的時候,盡量減少它們的弊端,能夠更多造福于我們的人類 
 
朱禎:我舉個例子,實際我們現在用的一些藥的產品,在90年代也是經歷了非常激烈的討論,我們現在使用的干擾素,胰島素他跟轉基因的農作物是一碼事,他只不過轉的微生物,這個目前來講,醫藥上我們整個用干擾素胰島素等等很多血液因子,全是通過基因工程方式,也就是轉基因方式,這樣消費者從來沒有對此提出疑義,不可替代,你要花一千美金買一個干擾素他是從血液中提取的,現在幾十塊錢,一百多塊錢就可以解決問題,那個時候,消費者自然對這個問題就會有明確的認識。 
 
 
 
 
  

  田歌:觀眾朋友們大家好,這里是花紅《熒屏連著我和你》,上周的節目大家收看了以后,我們也接到了很多的反響,在今天的談話之前,請大看先收看一下我們的上集回放,


  (回放) 

  觀眾1:買瓜不買大的,買棗買裂口子的,買大米得買有蟲的。


  觀眾2:檢查他的食譜,他經常吃瘦肉,有報道說是運動基因,不停的轉圈。


  朱禎:不吃轉基因的食品,像吃豬肉,大約有4萬個多基因在里頭,在這種情況下,你也沒有變嗎。


  羅云波:是否我們真正已經到了不吃轉基因食品就要餓死人的地步,真到了這種程度了嗎?


  田歌:科學家不僅僅是關在小屋子里去研究,你們也應該抽出更多的時間,像今天這樣走到民眾中去,進行一些科普的科學知識的傳授。

  田歌:今天我們的話題將涉及轉基因技術和我們每個人的關系,轉基因食品對環境、對生態有什么樣的影響,轉基因食品是不是真正能夠給農民帶來實惠,我想節目一開始,還是再把各位嘉賓介紹給大家,首先介紹的是來自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研究員朱禎先生,歡迎您;下面我介紹給大家的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院長,羅云波教授。歡迎您,下面這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常委副院長,許崇任教授,歡迎您,接著我介紹給大家的是來自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劉兵教授,歡迎您,最后介紹給大家的是,國家環保總局南京環科所薛達元研究員。歡迎。上周的節目激發了很多觀眾朋友們問題,所以今天的節目由觀眾的提問開始?


  北京時代天康科貿中心 總經理 何峰:轉基因食品可以說以后更香更甜更好吃。


  朱禎:這個完全可以做到。


  何峰:就我的經驗來說,我小的時候在我們老家,種小麥的時候,不上化肥的小麥吃著特別香,上化肥的小麥香味達不到化肥的,我請教一下轉基因食品,上化肥跟不上化肥的相比,它的應用價值跟普通食品相比。


  田歌:科學家與普通民眾在一起對話是有難度的,但是你們有責任。


  朱禎:我只給你回答一個,使用轉基因的再使用農家肥更好吃,比使用轉基因再使用化肥更好吃。這是前景。


  何峰:你能保證嗎?


  田歌:你能保證嗎?這是我們普通民眾一個最基本的要求?


  朱禎:現在出來了一個新的詞匯,叫品種設計,這是一個新的詞匯,這就可以根據我們人類的要求來涉及這個品種,他要什么樣的,我就能得到什么樣的,似乎是可以預見,但是不能保證可以預見,只能實現。


  田歌:我想請教朱老師,我知道你們和普通民眾對話,有的時候你們覺得很困難。


  朱禎:不困難,很容易溝通。


  田歌:我們的要求很質樸,但是對你們來說責任很大,肯定好吃嗎,肯定無害嗎,你能保證嗎?我就想問一下,實際上這對科學家的研究提出了一個很高的高度,你們在進行科學技術研究的時候是技術的發展當先,是人類社會的發展當先,還是社會倫理的責任當先?


  朱禎:我覺得社會倫理是隨著社會進步被進步,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我覺得作為科學家來講,還是以社會為最主要的目標,服務于社會。


  許崇任:科學家首先要有社會責任感,這點是最重要的,實際上你要從歷史上看,從生物技術發展的歷史上看,第一個注意到生物技術的安全問題的是生物學家自己,而不是其他的倫理學家,或者是其他的社會學家,為什么呢?就是因為他有社會發展責任感,這是任何一個自然科學家所必備的基本的素質,從最開始研究生物技術,沒有到大田里去,沒有到食品、餐桌上去的時候,就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了,一直到現在有也許在注意這個問題,你說能不能保證轉基因食品會有絕對的安全,我想沒有任何人會說絕對的安全,因為這是相對的觀念。


  田歌:可是克隆技術,明顯違背社會倫理,有很多科學家站出來反對,還是有的科學家這么執著。


  許崇任:我和你的看法不一樣,現在自然界有很多本身就是克隆,比如說現在的蘆葦長成一片了,植物學上就叫克隆植物,很多地下連著,自己的根莖繁殖了很多,海邊上的紅樹等它本身就是克隆植物,動物里面有些低等動物,它本身是無性生殖,本身就是克隆,克隆這個詞說白了就是無性生殖,如果把英文克隆這個詞翻譯過來就搞得很神秘了。


  田歌:克隆草能和克隆人相提并論嗎?


  許崇任:那個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涉及到倫理道德問題,另外一個我還想說的,實際上在人類社會到現在,只要出現了任何一種科學技術巨大的進步,或者是出現了一種大的技術上的發展和改變,沒有任何一個社會和任何一個人能夠阻止他發展,簡單的例子,比如像核武器,最開始發現釉235可以制造原子彈,最開始出現是作為原子彈出現的,如果我們國家不發展核技術,核電廠不要,也不會再搞這些了,會有人同意嗎?我想在座的也沒有人同意,任何科學技術的發展都是雙刃劍。 


  田歌:那邊的手榴彈更線已拉殼了。


  劉兵:剛才提到首先一個是剛才講社會責任感,確實我也知道,比如說70年代美國搞遺傳基因工程的生物學家,自發有過一場運動,就是說在意識到有可能風險的時候,那會沒有到現在轉基因的程度,只是大腸桿菌那種基因研究的時候,就要限制這種東西,但是恰恰是在什么背景上,正因為在這之前,生物學家以為,跟物理學家比起來我們非常清白,物理學家造出了原子彈,帶來了核威脅,這跟轉基因不一樣,我們剛剛發展,那個是我造已經早出原子彈,我不得不造了,反過來講,從一開頭,研究原子能,研究原子核的人就意識到后來會有原子彈產生的時候,他們出于社會責任感,他們還會不會那么心安理得的,認為這是不可抗拒的,這是有潛在商業利潤的,我還去造這些東在的那從原彈研究 和甚至原子彈研制的科學家,后來在很多他們的回憶和說法里頭是有著很深的懺悔,我們面臨著類似的情況。 
  
   
   朱禎:這不能跟原子彈類比。


  劉兵:剛才我們說發展,現在因為他是為了競爭和對抗,這里面有一直我們沒有提到的詞,包括自然界的克隆和克隆人,是一般的育種還是利用轉基因技術,我們以前對科學技術過于崇拜的說法,我們總是認為,有了科學技術,我們就能夠改造自然,就能夠人定勝天但是到今天為止,對于我們是否無所顧及地改造自然,我們是否只是依靠科學技術人定勝天,這個說法我們真正應該反思的。


  田歌:我們必須理性看待的。


  劉兵:差別就是在,你真正在改造自然,作為一個物種的創造者的角色,這個跟原來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田歌:反正大家看你聲音特大就鼓掌了。那么慷慨激昂,開始我的提問他們的回答和你說的一樣,對科學確實有一種狀況,盲目的崇拜,我要相信科學,科學技術早就了轉基因食品,我就應該相信,它也許是有營養的,當然有很多人在清醒的反思,我們缺乏了最簡單的科普知識,所以今天這個節目就格外有意義了,剛才我記得朱老師在說轉基因技術,對人類一些好處,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能夠造福于人民,2002年2月1日,意大利農業部部長就宣布,要禁止污染轉基因,他花了五千萬歐元來執行相關的政策,我想知道,轉基因種子對環境的污染他的傷害程度有多大?


  朱禎:有的科學家有這種擔憂,很擔心轉基因農作物的花粉傳到一些相關的種,跟它很親遠的植物種子里去,尤其在某些情況下,比如說抗除草劑占一個基因漂移過去了,這些雜早可以產生抗除草劑的特點,以后使除草劑失效等等,這個問題在整個研究轉基因農作物的過程中,我們都有非常嚴格的管理,你在哪兒種植這種轉基因農作物,它周圍有什么親緣的植物。


  田歌:我們知道也有失敗的例子?


  國家環保總局南京環科所研究員 薛達元:舉一個例子,墨西哥他進口美國的玉米,轉基因的玉米,墨西哥,農民作這個玉米,玉米拿來是加工資料的,不是用來種的,當地的農民說就說美國的玉米種子好,拿去種,種了以后,墨西哥是玉米的原產地,玉米作物的原產地,種了以后,轉基因的玉米,他的花粉漂跟當地院士的品種污染了,就把當地的品種污染了,墨西哥政府非常擔憂,污染了以后,他這個玉米,整個遺傳資源受到了污染,玉米的遺傳基因受到了污染,這是一個例子。 


  朱禎:薛教授舉的都是反對的例子。


  薛達元:這個例子是有的,墨西哥有好幾個研究單位,他只是否定了一個方法的問題,他否定了美國的一個方法,并不是否定的事。


  田歌:你們知道有沒有這種失敗的例子,慘重的代價?


  朱禎:到現在還沒有聽說過。


  劉兵:比如說是不是現在的外國人太傻了,我現在問一個問題,他們從政府到官員到老百姓,放著好東西不吃,放著有經濟利益東西不做,做出轉基因還要花多少多少錢防止它污染,是不是我們比他們聰明這么多,他們跟一群傻子打交道,我們經常有,我們似乎只要是想做就能夠把自然的東西,我讓你擴散到哪兒,你就擴散到哪兒。 


  羅云波:不是這樣的,我可以責任的告訴大家,我們國家轉基因安全評價的水平可以說比美國要嚴格得多,我們不次于歐洲,對轉基因農作物以及轉基因食品的管理的嚴格程度不亞于歐洲。


  田歌:我們算轉基因生產大國?


  羅云波:我們不算。


  朱禎:剛才劉教授所說的問題,是不是有些國家的老百姓也好,政府也好,是不是傻了,這么好的東西不要,這個東西他一點不傻,實際上這是綠色壁壘的問題,本來歐美之間農產品貿易問題就打得不可開交,在這個問題上,利用這個作為壁壘是非常有利的。 


  劉兵:據我所知,如果說到這個問題,也包括談到它可以解決環保,就國際范圍內,反對轉基因食品,反對轉基因更堅決的是來自那些非盈利的環境保護的團體和陣營,不是說大公司或者這樣一個背景的,為什么這些天天致力于環境保護,致力于自然保護的團體,他們偏偏反對這些,它可以用來解決環境問題的動物,這個問題不太好解釋吧。


  薛達元:說環保問題,我們說轉基因有77%是抗除草劑的,是耐除草劑的大豆和玉米,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一個基因轉進去,除草劑打了以后,大豆不死,其他的草就死,這就是轉基因的大豆,有沒有省農藥,實際上轉基因的大豆并沒有省農藥,它還是打農藥,只是大豆不死,大豆能夠耐除草劑其他的都死,農藥沒有減少,全世界77%是耐除草劑的轉基因的植物,從這一點上,從環保上說,農藥并沒有減少。


  許崇任:你講的這個事情中國是不存在的。


  薛達元:我講的是國際的,轉基因大豆是國際的,轉基因的棉花是中國,中國是可以省一部分農藥。


  田歌:在國際上有人使用,說明它對環境的污染還是存在的。


  許崇任:既然是轉基因的食品,我們不能籠統地說,轉基因食品是安全不安全的,如果把一個對人體有毒的東西轉到食品里,肯定是不安全的,你要看具體轉什么,在評價中國際上通行的例子,不能夠像評價,這個種族是怎么樣,那個種族是怎么樣,具體這個基因是安全不安全,叫個案分析。 


  劉兵:農藥污染了,這是環境保護需要去做的,水污染了是需要解決的,實際上環保應該是一個更大范圍更廣的,它是對于自然界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更廣泛的保護,轉基因它有可能在更大一種我們不可語料的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存環境,比如說認為新的品種的基因的擴散,他也是擴成了一種污染,不僅僅是過去單純農藥的污染,是一個更范、更本質的概念。


  許崇任:我非常贊同你的意見,這個工作正是生物學家正在做的事情,而且生物學家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比如說剛才我們說的環境保護,你現在種植轉基因的作物種植了很多,我們說進入到超級市場的時候,是經過嚴格的評價是安全的,那么在生產的過程中有沒有其他的問題,這個生物學家也在考慮,現在只要經過國家批準的轉基因食品基本都是安全的,沒有出現一例影響健康的,為什么生物學家還要注意安全問題,就是說在種植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對環境有影響,比如說我們轉基因抗蟲棉吃了死了,還有很多靠吃這個蟲子生存的,有一些蟲子也就數量減少了,那么這樣的食物鏈連起來你就會發現,這個物種的多樣性會發生變化,這個是我們真正要注意的所謂的環境安全問題。所以我們現在研究的,食品的安全是一方面,環境的安全是一方面,生物學家在這兩方面都在做工作,我也同意其他教授所說的意見,要非常注意,我們不能夠保證任何危情的事情都不發生,我們為什么要加強研究,道理正在這里。 


  田歌:爭論之后,好象站到共同的立場上去了,我不知道的觀眾還有什么要問?


  北京萬福喜有限公司綠色食品部 經理 王佩山:經過參加這次聽教授爭論有了新的認識,我們希望各位找到種子上要便宜的,管理上不生蟲子的,雜草不生的,該甜比現在更甜了,該苦更苦了,該辣更辣了,不能希望這樣的。 


  田歌:現在在給你們布置任務。我不知道轉基因作物是不是真正的造福于農民?


  許崇任:真正的市場有需求,就會促進生產里的發展,就會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正是這個道理。


  田歌:這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食品經銷商 李明:大多數的觀眾都沒有吃過出來的油,你說油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這沒有辦法了,除了這之外,青椒、西紅柿在哪兒能買到,我們想嘗一嘗?


  朱禎:我還沒吃過。


  李明:可不可以這樣理解,這個技術離我們還很遙遠。


  朱禎:我們已經吃上油了,怎么能說遙遠。


  羅因波:這個番茄是商業批準是湖北,應該說是在湖北省的老百姓應該是能夠接觸到。


  田歌:有空專門去一趟湖北。


  李明:下個禮拜我出差到湖北,去湖北看一看。


  羅云波:因為我們的標識制度剛剛開始,即使有的老百姓想吃轉基因的,也不知道哪一個食品是轉基因的,這有一個過程,當我們的食品都標上了標簽以后,你想要找到轉基因食品是非常容易的。


  田歌:最近我看到這么一個報道,贊比亞現在大約有240饑餓人群急需糧食,于是美國決定,無償贊助他轉基因玉米,當地的學家提出了這么一個問題,轉基因食品有可能對身體有害,于是贊比亞寧可饑餓也拒絕了美國捐助的轉基因玉米,我想我們今天這個話題也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復旦大學法律系 碩士研究生 林艷梅 :幾位老師就說,所有的轉基因食品都是經過非常嚴格的評價才能夠上市的,因為在2000年在美國有一個非常大的例子,就是關于玉米,它因為能夠引起人類的過敏反應,有美國藥品局規定它只能作為飼料的用途,不能給人吃,2001年就被一個團體檢測的時候,發現這些玉米已經進入到食品當中,美國的司法官要是生產這家玉米的公司,全部收回這些產生,如果他非常嚴格,一旦進入到食物鏈的時候,我們吃了以后引起病痛,不一定知道是它造成的,怎么樣確保人類的安全


  朱禎:轉基因食品從某種角度來講,更為安全一些,從某種角度來講,你說的安全與否絕對是不存在的,應該比向性的食品更為安全一些,用這種說法更為科學一些。


  田歌:你說比現行食品絕對安全?


  朱禎:我的認為是這樣的,我要選擇的話,我還是有限選擇這個東西。


  劉兵:從法律上規定,從制度上來說,很多東西都是不允許讓消費者受到傷害的,不允許進入市場的,但實際上關鍵問題在于,有了這個東西,總有很多人出于經濟的利益,出于其他的利益去鉆這個空子,去達到什么目的,比如說轉基因食品,我們通過檢驗的,我們檢驗是嚴格的,法律規定是好的,這些上市的食品是安全的,我們能不能夠保證同樣是轉基因食品,沒有按照這種合法的程序又流入了市場的情況發生,這不僅是轉基因食品,別的食品也是完全存在的,關鍵在于今天爭論的點上,既然有這種可能性,由于轉基因食品的技術存在了發展了才帶來的。


  田歌:我就想知道,在巴西曾經焚燒了21噸轉基因大豆,實際上在巴西有一個禁令,禁止非法生產轉基因食品,剛才這個小伙子他一再問你,各種技術問題,問你哪有賣的,我在懷疑他是否想做轉基因食品,我們不能夠放棄這種懷疑,有很多人受到利益的驅動,他就去做轉基因食品?


  朱禎:這是一個法律的問題。


  劉兵:比如說我相信我們的檢查機構是盡責的,法律是良好的完備的,正因為這樣,其他的食品相對來說我們熟悉一些,反而沒有經受這么嚴格的檢驗,就是說真正經過檢驗合法進入的,是比那些食品,因為他的把關嚴更安全,僅僅有這些東西,而且確實存在也不安全的可能性,那些非法進入的食品怎么辦。


  朱禎:你不能因為,有人架著車做了違法的事,而反對汽車和反對研制汽車。


  羅云波:之所以有如此嚴格的評價程序和安全性的評價,正是由于對使生物技術能夠真正有序的,有關造福于人類,而不給人類造成災難,正是出于這種考慮,正有如此多的法律和法規來控制它,使它能夠規范在法律的控制底下,很規范的進行運作和操作。如果說有人鉆了法律的空子,那不是技術的本身,而是法律,我相信人類的進步水平,人類的文明水平在不斷提高,人們的認知水平和科學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在我們能夠很好的掌握這些東西,就是說我們任何東西,一方面叫做我們過分迷信科學,另一方面懷疑科學和一種反科學的思考,這樣都是不可取的。


  田歌:劉教授有反科學的傾向性?


  劉兵:我想是這樣,要說什么是科學精神,有一種有條理的懷疑精神,恰恰是科學精神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不惜盲目地相信。


  田歌:我最擔心的就是你。


  李明:剛才田老師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我們兩位都是做食品的,但是沒有那個想法,我想問你剛才說沒有吃到過轉基因的西紅柿,國家對這個基因工程推廣的計劃是怎么樣,剛才我問你是不是很遙遠,你說不遙遠了,什么時候做到普及或者是推廣。


  田歌:就是有多少人能沾上轉基因食品的光。


  朱禎:我跟你說,一旦推廣開來,在短期內會迅速推廣開來。


  田歌:這位先生很執著的提問,我們感受到很多人還是關心和歡迎轉基因食品。


  何峰:我請問三位科學家,你們三位追捧基因學,作為消費者來講,消費者除了掏錢之外,還能得到什么好處?


  朱禎:我給你講,抗蟲玉米似乎價格是一樣,但從某種角度來講,你知道不知道,有些玉米含有毒素,這樣的話如果蟲子咬了以后,容易霉菌感染,如果你用了轉基因玉米的話,他咬比較少,這樣霉變也比較少,受黃菌酶毒素感染的也相對低了。這都有具體數據的,從目前這個階段來講,它以后得到了好處,第二個是農藥的污染,還有我剛才說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消費者可能要好好掂量一下了,第三個階段,消費者就要依賴于它了,就要找那個標簽去了。


  羅云波:轉基因的棉花總是賣的比非轉基因的棉花種子好,每年因為使用轉基因的棉花,在我們國家使得農民,有具體的統計,我們在沒有使用轉基因棉花的時候,打藥死掉的農民是上百人,現在是大幅度的降低了,這個可以說是非常明確的例子。


  北京中以示范農場 場長 宋紹省: 我們是來自生產經營農產品的,我們現在不光是牛奶蔬菜,都在推廣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我認為特別是轉基因食品類的東西,作為一個研究來說,應該是進行研究,但是作為推廣來說,供到老百姓的餐桌上來說,比較慎重,轉基因技術這一塊,必須要嚴格設計在一些結構里面,發展這種技術當然是重要的,但是如何控制它。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世親。


  田歌:希望科學家以及相關部門對待這項技術是否能夠迅速推廣要慎重再慎重?


  薛達元: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宣言里面已經講了,要有預防原則,所謂的預防原則,不要以現在科學上沒有證明它有問題,為理由來推遲我們采取防護的措施,這就是一個預防原則的核心,在這個核心里面,現在國際搞了一個生物安全議定書,是一個國際法,就是要求對轉基因產生要進行嚴格的管制,就是說一個國家如果轉基因的產品向另外一個國家出口的話,他要得到進口國家的同意,同意了以后,他才可以進去,所以國際上有一系列的法規,我們國家也簽署了這個叫生物安全議定書,是2000年8月8號我們簽的,一旦議定書實施了以后,在全世界都有共同的行動來約束轉基因產品商業化生產和銷售。 


  電影導演 李愛國 :上過高中學過生物都知道,基因食品,到食品當中的話,人還有微生物跟人的常委微生物是否能夠融合是一個問題,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我還有一幫支持者。


   田歌:支持者舉手,支持者也不夠堅定。其實他們還是希望科學技術能夠造福于人類的。


  觀眾1:我覺得剛才大家談的持反對意見比較多,我想科學家對轉基因不要氣餒,為什么現在持反對意見比較多,跟朱教授說的沒有走向第二步功能性有關系,我覺得是初級階段,在它的味道,我們大家吃的東西,首先講究他的味道和營養,在這方面好象煤質沒有太多的變化,大家對它的安全性還是有一定的質疑,剛才科學家們的爭論,不管是持反對意見和發展意見,都是為了民眾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轉基因科學家就想我們造福人類。第一次上鏡頭比較緊張。


  田歌:就像你剛剛接觸轉基因食品一樣。


  觀眾1:解決大家的溫飽問題和防蟲問題,環保科學家就想,盡量保證大家的安全性問題,我想共同點都是造福于人類。


  田歌:民眾還是很可愛的,把你們的觀點挑在一起。


  觀眾1:另外我覺得就像很多年前發明抗生素一樣,一開始對它持一定的質疑,它有殺有問題細菌的同時,他還正常的白細胞之類的,社會發展到現在,我們很難拒絕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就像以前肺炎很不好治療,現在剛一得上使用抗生素可以很快把這個炎癥消掉,但是它有一定的利也有一定的弊,我們不應該因為它有一定弊的一面而反對它的發展。


  朱禎:我舉個例子,實際我們現在用的一些藥的產品,在90年代也是經歷了非常激烈的討論,我們現在使用的干擾素,胰島素他跟轉基因的農作物是一碼事,他只不過轉的微生物,這個目前來講,醫藥上我們整個用干擾素胰島素等等很多血液因子,全是通過基因工程方式,也就是轉基因方式,這樣消費者從來沒有對此提出疑義,不可替代,你要花一千美金買一個干擾素他是從血液中提取的,現在幾十塊錢,一百多塊錢就可以解決問題,那個時候,消費者自然對這個問題就會有明確的認識。


  田歌:我覺得今天的談話說明了這么一個問題,我們進一步認識到生物技術是偉大的,人們的觀念越來越進步了,他們干預去反思科學,這是很了不起的進步。


  觀眾2:食品不錯,他有沒有什么缺點,就是說具體的缺點?


  田歌:特明確的小缺點?


  朱禎:我給你回答,這個缺點就是容易引起大家的爭論。


  觀眾3:我想問一下,轉基因的食品到底好不好吃?


  朱禎:這個決定你目的是什么,我想如果說我們做品質改良的話可能更好吃,如果我們只是做抗蟲和抗病的話,那跟原來一樣,但是做到更好吃是完全可以的。


  觀眾4:我想問一下朱教授,你說棉花使農民得了利,你說普通的玉米有黃菌酶素,基因玉米是不是永遠得不了這種病。


  朱禎:不能說,只能說黃菌姆毒素的含量大幅度下降。


  觀眾5:剛才聽了諸位專家講了一下,怎么轉基因,對我們都有一個逐步的概念和了解,平時在報紙,在電臺看了一些,只是泛泛談一下,有這么一個新名詞,第一問題我想問,我們的生物進了太空回來算不算轉基因,這是一個,黃瓜變長了,柿子椒變大?


  羅云波:這是一種宇宙射線誘導遺傳物質的改變,它受到刺激以后,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使得一些可能變得更長,可能有一些變得更短,我們只選擇變得更長的,長得更大的,更漂亮、更好看的。


  許崇任:沒有上宇宙之前,在地面上仍然改變,只不過速度沒這么快。


  觀眾5:我們看了以后,它回來的東西比原來的東西大得多。


  羅云波:給你們看的只是大的,那種小的就扔在一邊了。


  觀眾5:我想問一下,瘋牛病病菌它可以在人體中20年、30年蔓延生長,我們遺傳基因會會也在對人體產生不利的因素?


  羅云波:通過轉基因改造過的農作物是可以穩定遺傳下去的,也就是說一代一代遺傳下去,當然任何一個物種都有可能退化,這是另外一碼事,它被轉進去的基因跟所有的基因一樣,在我們體內代謝掉,基因它不可能碰到我們身體里頭去,而表現出那個基因的形狀出來,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吃了這么多年的豬肉,那么我們的耳朵一定很大了,實際上這擔心是沒有必要的。


  觀眾5:咱們現在轉基因的食品管理法都已經出來了,中國已經出臺了,我們的標簽能力貼上,諸位專家給我們介紹了,我們已經不知不覺不自覺吃到了轉基因的食品,那么為什么現在還不給它標上?


  羅云波:因為3月20號標簽法開始實施,從實施到貼上標簽還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要被大量的轉基因農產品作為加工的產品作為檢測,我要標的話,必須要知道你轉的什么東西,轉了多少,這個有非常龐大復雜的工作,他有一個過程,總有一天大家會看到,只要我們國家實施這條法律。


  宋紹省::咱們這個標簽出臺了以后,作為一個企業他主動其申請這個標簽,還是說政府壓迫讓企業來上這個標簽。


  羅云波:你是企業,你知道是轉基因,你必須要申報,必須要貼標簽。


  宋紹省:標簽貼上去以后,對企業的經營有沒有什么影響?


  羅云波:那看大家對轉基因怎么宣傳了,生產轉基因食品的企業也有普及科學知識的業務。


  觀眾6:轉基因食品對小孩有沒有什么特別得好處?


  田歌:能不能長得更高,眼睛更大?


  朱禎:我給你舉個例子,現在比利時科學家已經研究出一種叫做金色大米,它富含維生素A,這樣小朋友吃了以后,眼睛不會得夜盲癥,未來的好處可能是非常多的,以后你們也不用接種育疫苗了,你吃一個蘋果就可以了。


  羅云波:想長得高的朋友,可以通過轉基因的產品能夠長得更高,現在人的生長素通過轉基因的因素法做,這些都是可以實現的。


  田歌:是不是科學家說到轉基因食品不可想象的轉基因食品,大家都要舉手支持轉基因食品了。同意的舉手!


  朱禎:因為我們的消費者都有自然思考的精神,只要有這種精神,不盲從,再加上深入了解,自然會得出一個非常正確的結論。


  羅云波:爭論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東西它的產生總是通過不論的爭論而提高他的認識水平的。


  田歌:我覺得劉兵先生還想留下最后的提醒。


  劉兵:剛才該說的都說了,大部分的觀眾從一開始基本不知道什么轉基因食品,說到各種觀點都擺出來,仍然有一部分支持,有一部分反對,這種情況表示了某種懷疑,正因為有這種懷疑的存在,給未來轉基因的科學家帶來了某種壓力,使他們必須更深入更認真更嚴謹的去做。


  田歌:希望今天的學者和科學家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走到民眾當中去,及時指導我們的生活,解決我們的疑問,普及科學知識。


  觀眾7:我想進一步證實一下,擺在這兒的食品都不是轉基因的,包括這個小西紅柿,我們有一些同事都提醒我,你不要老吃西紅柿,我說這很好吃,口感很好,說這個吃多了,轉基因得不好,今天聽各位專家說了以后,我更放心一些了。 


  田歌:不是放心這不是轉基因的西紅柿,而是要進一步放心轉基因技術的食品實際上對人類是有益處的。


  觀眾8:我聽了一些跟我們生活比較實際的問題,我們進口了很多的洋水果,這些水果有沒有帶有轉基因的食品?


  朱禎:有很多人在研究,像西紅柿在延熟,像蘋果、草莓、獼猴桃有人在研制,但是沒有上市。


  觀眾9:我想問一下,轉基因食品會動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效果。


  朱禎:我剛才說了一個功能性的食品,你很瘦了,吃減肥的食品會使你很瘦了,那就不利了,是有不同的,但是目前上市的這些產品,我看沒有什么不同的。 


  田歌:未來的轉基因食品是有定向人群的。


  何峰:轉基因食品可以治病,長可以長搞,我請問一下,人吃了轉基因食品以后,是不是變得越來越美麗,是不是越來越年輕。


  朱禎:你說的美就是健康,你吃了轉基因食品更健康,你就是更美了,是可能的。


  田歌:剛才一開始問大家,能不能用最簡單的話告訴我們轉基因食品是什么,大家回答不清楚,現在就先問一下現場有沒有人可以回答我們了。你的舉手讓我們科學家們很欣慰。 


  觀眾10:轉基因食品就是把一種食品的基因放另一個食品的基因當中,混合起來,放的都是優質的基因,使這個物質更加完美。


  田歌:怎么樣?


  朱禎:很好。


  田歌:以色列科學家們知道了,以后到我們大眾中間傳播知識的時候,就用這樣的話語。


  羅云波:我不用再多說了,小朋友已經知道了,基因是決定這個東西好吃不好吃的重要的東西,本來食品沒有的隱隱,放到這個食品里頭,使那個食品更好吃,叫轉基因的食品。


  劉兵:轉基因的食品,他做出很多菜,廚房的代表是他的性質,基因差不多是菜譜菜單。


  朱禎:它不是菜單,它是從別的廚房里面接用一點味精,使它的味道更好。 


  田歌:我覺得今天的話題很有意義,通過今天的討論我們明確接受到我們今天的民眾對新的技術既不是輕率接受,也不是武斷的拒絕,盡管人類的發展永遠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但是我們認為基因的研究并不僅僅是科技領域一個單純的問題,他關系到人類社會的進步,還有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文化是一個綜合的問題,我們特別希望科學家能夠在研究基因技術的時候,盡量減少它們的弊端,能夠更多造福于我們的人類,這是我們最純樸的期待,如果觀眾朋友對我們今天的話題感興趣的話,請你登陸新華網,點擊田歌訪談,好下周再見。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