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亞洲主要糧食進口國紛紛加強轉基因的管理,例如韓國、中國、菲律賓,日本也在開始制定更為嚴格的管理條例,一旦發現有未經批準的轉基因產品,將命令進口商銷毀或將貨物退回原產國。日本貿易商則認為這對進口美國糧食影響不會很大。
路透社東京10月10日消息:世界上最大的谷物進口國日本正著手準備加強對轉基因進口產品的管理,計劃禁止進口未經過批準的、用于飼料生產的轉基因產品。現行的做法是,負責確保動物飼料安全的日本農業部要求轉基因產品供應商自動進行安全評估。但這種做法受到了批評,因為缺乏管理規定導致一些飼料中使用了未被批準的轉基因原料。農業部計劃根據飼料安全法,在明年的4月份實行強制性安全評估。根據新的規定,農業部將在全國各地的實驗室里對進口谷物進行樣品檢驗,以清除未被批準使用的轉基因品種。農業部的一位官員說,如果發現有未被批準的轉基因產品,我們將命令進口商銷毀或將貨物退回原產國。
農業部的行動與去年日本負責食品安全的衛生部采取的措施相似,衛生部禁止進口含有未被批準的轉基因成分的食品。但與衛生部不同的是,考慮到在生產和運輸中,谷物偶然會被污染,農業部允許在飼料谷物中含有1%的未被批準的轉基因成分,而衛生部采取的則是容忍度為零的政策。據農業部的這位官員稱,1%含量的規則僅實用于那些根據由設在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制定的檢驗標準,其安全性已經被證實的未被批準的轉基因品種。轉基因作物含有另外一種生物的基因,從而能夠使作物抵抗某種除草劑,或使這些作物自身能夠產生毒素殺死病蟲。輿論界認為還沒有足夠的研究能夠確保這種新的技術對環境和人類是安全的。
日本從1996年開始進口轉基因作物,因為當時美國的農民開始采用這種技術。到目前為止,農業部已經批準了5種作物的32個轉基因品種可以根據食品安全法進口和銷售,這5種作物是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和甜菜。
☆ 對貿易影響不大
日本的貿易商認為新的轉基因管理規定對他們的美國谷物進口貿易將不會有重大影響。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轉基因作物生產國。據貿易商稱,兩年前,日本在食品和飼料中發現了被禁止的StarLink轉基因玉米,導致大量退貨。此后,美國谷物業主動控制未被日本批準的轉基因品種的生產,因為日本是美國最大的出口市場。當時,由法德制藥集團Aventis SA公司生產的轉基因玉米StarLink,在美國被批準可以用于生產動物飼料,但不能用于生產食品。在日本,即使生產動物飼料也不允許。
StarLink的發現迫使日本大幅減少對美國玉米的采購,進口商們都急于尋求其它供貨渠道。直到美國禁止農民種植StarLink玉米后,日本才又恢復了從美國進口玉米。一位貿易商說,經過StarLink的教訓后,美國谷物業采取僅種植被日本批準的轉基因品種。最近的一個例子是,今年早些時候,美國谷物業停止了種植由Dow AgroSciences公司開發的轉基因玉米,因為這個品種還沒有被日本政府批準。Dow AgroSciences是美國化工公司Dow Chemical Co的附屬公司。Dow Chemical日本公司的一位官員稱,明年美國的農民將開始種植這種轉基因玉米,因為日本政府5月份批準這種玉米可以用來生產飼料,6月份又批準可以用來生產食品。
日本每年進口大約1,600萬噸玉米,其中1,200萬噸用于生產飼料,剩余的用于生產食品和其它用途。美國是主要供應商,日本玉米進口總量的90%來自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