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轉基因專題 » 正文

如何保安全--農業部權威部門人士詳解轉基因管理

  作者: 來源: 日期:2003-01-01  

 
  隨著3月20日農業轉基因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轉基因的話題引起了人們的強烈關注,各種說法紛紛揚揚。我國轉基因的現狀怎樣?我國政府的態度如何?為什么要加強對轉基因的管理?本報請來權威部門————主管我國農業轉基因安全的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的有關人士,就這些人們關心的問題,作一個權威的解答。

  加強管理是國際慣例

  農業是現代生物技術主要的應用領域,21世紀生物技術及產業發展將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發展中國家,十分重視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及生物安全管理。

  目前,關于轉基因生物對人體健康、生態環境和動植物、微生物安全的影響,在國際上存在不同意見,尚無定論。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和《生物安全議定書》,對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的安全評價、消費者知情權和越境轉移等做出了明確規定,根據預防原則,允許進口國對輸出國的轉基因生物實施安全評價與標識管理,并在270日內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決定。美國、日本、歐盟等多數國家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實施安全評價,對其產品的生產、流轉和銷售均有明確的規定。考慮到國際上對農業轉基因生物發展的爭論,我國近期對農業生物技術發展堅持積極研究、慎重推廣、加強管理、穩妥推進的原則。

  我國轉基因生物及管理現狀

  我國是一個生物多樣性大國,又是大豆、水稻等重要農作物物種的原產地,制定有關生物安全的法規來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規范相關產業的發展,旨在維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類環境。1996年,農業部頒布了《農業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實施辦法》(簡稱《實施辦法》),設立了農業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辦公室和農業基因工程安全委員會,負責《實施辦法》的施行和安全性評價。截至2001年底,農業部共收到700多項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的申請,對申請的52家國內科研教學單位和4家外國公司,給予了同等待遇。目前,我國除轉基因抗蟲棉之外,還沒有大宗糧食、油料作物和其它食用的轉基因作物獲得生產許可。轉基因抗蟲棉的種植區域,嚴格控制在農業部安全審批所限定的范圍之內。

  怎樣加強轉基因安全管理為了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國務院于2001年5月23日頒布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簡稱《條例》)。為了保障《條例》的實施,農業部于2002年1月5日發布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和《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三個配套規章,自3月20日起施行。《條例》及三個配套規章的發布,標志著我國對農業轉基因生物的研究、試驗、生產、加工、經營和進出口活動開始實施全面管理。根據《條例》的規定,國務院建立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同時,設立了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負責《條例》和三個配套管理辦法的具體實施工作;成立了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負責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評價工作。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按照WTO程序,《條例》的三個配套辦法已經預留了70多天的實施準備期,并向WTO秘書處通報,這些法規的制定、發布已考慮了WTO的規則要求和我國加入WTO的承諾。

  《條例》和三個配套管理辦法規定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基因組構成,用于農業生產或者農產品加工的動植物、微生物及其產品,主要包括:轉基因動植物(含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種)和微生物;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產品;轉基因農產品的直接加工品;含有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產品成份的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種、農藥、獸藥、肥料和添加劑等產品。《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要求,凡是中國境內從事農業轉基因生物的研究、試驗、生產、進口活動必須進行安全評價。《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是以安全評價為前提,按照用于研究與試驗、用于生產、用作加工原料三種類型,進行安全評價與審批。《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規定了標識的對象、標識的方法、標識的審查機構和監督機構,標識目錄的制定、調整和發布程序。從3月20日起,凡是在中國境內銷售列入標識目錄的5類17種農業轉基因生物必須進行標識。

  為使《條例》和配套管理辦法的實施不影響轉基因農產品貿易的正常進行,農業部于3月11日發布了《轉基因農產品安全管理臨時措施公告》。境外公司可申請“臨時證明”,并按《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標識后,繼續向我出口轉基因農產品。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