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害
去年12月25日,上海市消費者協會發布了針對市民的消費提示:“在目前國家還未實施嚴格的安全管理和審批制度及轉基因技術還不成熟的情況下,消費者應謹慎食用轉基因食品?!?br>
據了解,事情的起因就是上月初的“雀巢在中國銷售轉基因食品事件”。難道轉基因食品真的那么可怕嗎?到底有什么可怕?記者為此采訪了有關轉基因食品的專家。
轉基因食品是否真安全
“專家們對目前的趨勢很憂慮,雀巢的產品沒有造成任何傷害,沒有必要‘談轉基因色變’?!北本┐髮W生命科學院蛋白質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林忠平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說。林教授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專家劉德虎研究員一致認為:“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害?!?br>
林忠平教授說:“嚴格地講,沒有任何食品是絕對安全的,任何一項技術的進步都伴隨著一定風險,但只要人類掌握其規律,它就可以很好為人類服務,轉基因食品也是一樣?!彼硎?,目前完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對轉基因食品未來的安全性進行科學的分析,而不應該做一些完全沒有根據的推斷。
據介紹,林教授的實驗室不但研究轉基因產品,也研究如何評估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進行的研究也沒有發現轉基因食品不安全。
轉基因產品好在哪兒
劉研究員表示,最明顯的優點就是轉基因產品可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產量,降低成本。其次,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林教授表示,目前的食物都有其自身的問題,并非轉基因食品才有,例如化肥農藥污染的植物、圈養的雞鴨、池養的魚類,這些養殖方式都會對食物品質造成影響,但不采取這種養殖方式,則很難滿足人類對食物的需求。并且,基因交流在自然界一直存在,可以說目前所有的農產品和觀賞植物都是經過改良的,絕對原始的物種是不存在的。
僅6種轉基因產品規模種植
據專家估計,今后40年內,全球人口將比目前增加50%,糧食則必須增加75%才能解決世界人口吃飯問題。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耕地的萎縮,使得利用基因工程改良農作物已勢在必行。轉基因農作物近年來發展迅速,世界轉基因農作物的播種面積已達到5000萬公頃,很多國家的市場上都有轉基因產品在出售。尤其在美國,轉基因大豆和玉米等已經成為重要出口商品。
林教授和劉研究員在采訪中都表示:轉基因技術是新一輪的生產力競爭,如果對這種新技術采取一味排斥、壓制的態度,那么我們勢必不能創新,又會落后。據悉,雖然目前國外的轉基因農產品早已進來,而中國本國的轉基因作物仍然未進入大規模生產。雖然我國已經開展了棉花、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等的轉基因研究,然而,真正規模種植的只有抗病毒甜椒和延遲成熟西紅柿、抗病毒煙草、抗蟲棉等6個品種。(李國君)
鏈接:
轉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學手段,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生物物種上,使原物種出現新的性狀或產物,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據介紹,在生物技術發達的美國,如今已經有74%的大豆和32%的玉米是采用轉基因技術生產的,市場上的轉基因食品約有四五千種之多,有兩億多人每天在吃,至今還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
據了解,一種轉基因食品從開始研究到初步上市,要經過急性毒性、慢性毒性、過敏性試驗等多種試驗,這個過程約需8至10年,而目前沒有任何一種現有食品會經過如此嚴格的檢測。
去年12月25日,上海市消費者協會發布了針對市民的消費提示:“在目前國家還未實施嚴格的安全管理和審批制度及轉基因技術還不成熟的情況下,消費者應謹慎食用轉基因食品?!?br>
據了解,事情的起因就是上月初的“雀巢在中國銷售轉基因食品事件”。難道轉基因食品真的那么可怕嗎?到底有什么可怕?記者為此采訪了有關轉基因食品的專家。
轉基因食品是否真安全
“專家們對目前的趨勢很憂慮,雀巢的產品沒有造成任何傷害,沒有必要‘談轉基因色變’?!北本┐髮W生命科學院蛋白質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林忠平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說。林教授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專家劉德虎研究員一致認為:“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害?!?br>
林忠平教授說:“嚴格地講,沒有任何食品是絕對安全的,任何一項技術的進步都伴隨著一定風險,但只要人類掌握其規律,它就可以很好為人類服務,轉基因食品也是一樣?!彼硎?,目前完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對轉基因食品未來的安全性進行科學的分析,而不應該做一些完全沒有根據的推斷。
據介紹,林教授的實驗室不但研究轉基因產品,也研究如何評估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進行的研究也沒有發現轉基因食品不安全。
轉基因產品好在哪兒
劉研究員表示,最明顯的優點就是轉基因產品可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產量,降低成本。其次,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林教授表示,目前的食物都有其自身的問題,并非轉基因食品才有,例如化肥農藥污染的植物、圈養的雞鴨、池養的魚類,這些養殖方式都會對食物品質造成影響,但不采取這種養殖方式,則很難滿足人類對食物的需求。并且,基因交流在自然界一直存在,可以說目前所有的農產品和觀賞植物都是經過改良的,絕對原始的物種是不存在的。
僅6種轉基因產品規模種植
據專家估計,今后40年內,全球人口將比目前增加50%,糧食則必須增加75%才能解決世界人口吃飯問題。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耕地的萎縮,使得利用基因工程改良農作物已勢在必行。轉基因農作物近年來發展迅速,世界轉基因農作物的播種面積已達到5000萬公頃,很多國家的市場上都有轉基因產品在出售。尤其在美國,轉基因大豆和玉米等已經成為重要出口商品。
林教授和劉研究員在采訪中都表示:轉基因技術是新一輪的生產力競爭,如果對這種新技術采取一味排斥、壓制的態度,那么我們勢必不能創新,又會落后。據悉,雖然目前國外的轉基因農產品早已進來,而中國本國的轉基因作物仍然未進入大規模生產。雖然我國已經開展了棉花、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等的轉基因研究,然而,真正規模種植的只有抗病毒甜椒和延遲成熟西紅柿、抗病毒煙草、抗蟲棉等6個品種。(李國君)
鏈接:
轉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學手段,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生物物種上,使原物種出現新的性狀或產物,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據介紹,在生物技術發達的美國,如今已經有74%的大豆和32%的玉米是采用轉基因技術生產的,市場上的轉基因食品約有四五千種之多,有兩億多人每天在吃,至今還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
據了解,一種轉基因食品從開始研究到初步上市,要經過急性毒性、慢性毒性、過敏性試驗等多種試驗,這個過程約需8至10年,而目前沒有任何一種現有食品會經過如此嚴格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