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剛剛召開了轉基因生物安全執法動員大會,一次大規模的轉基因食品執法檢查工作正在全市開展。”北京市農業局局長程賢祿日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身兼北京市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組長,程賢祿對記者表示,市場上的轉基因食品必須根據國家有關法規進行標識,以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據了解,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等3個法規實施1周年之際,農業部下發通知,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執法檢查,確保“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等法規得到有效落實。
程賢祿介紹,2002年,農業部在進口農產品審批、境內農業轉基因生物試驗研究安全評價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國共發放轉基因農產品臨時證明778個,進口標識審查認可批件1275個。北京市去年也按照農業部的部署,啟動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監管工作。北京市已經培訓了轉基因生物安全的行政執法人員,開展摸底調查,掌握了全市轉基因生物的基本情況。2002年北京市共有15家企業獲得農業部頒發的轉基因標識,進口轉基因生物的種類主要為大豆及其制品。
北京市這次執法檢查的重點是,列入第一批轉基因生物目錄中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的標識。檢查的主要對象是轉基因農產品進口企業、加工企業、銷售企業,從事轉基因農作物種子經營的公司和科研單位。
程賢祿表示,這次檢查自今年3月到5月,期間發現沒有辦理合法手續或沒有標識的,應盡快改正。如果在允許的期限內還不改正,就要依法受到處罰。同時,農業部門將會同其他機構,將相關的轉基因產品從北京市場上清理出去。又是一年3·15,程賢祿提醒相關企業,要珍惜自己的聲譽,保護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