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轉基因專題 » 正文

福建:請貼上“轉基因食品”標識

  作者: 來源: 日期:2003-01-01  
我省找不到有貼標識的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食品已悄然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也許,這會兒你正在享用它們,可你卻認不得它,因為沒人告訴你,它就是轉基因食品!

  今年四五月份,省農業廳組織了兩批人馬,分赴福州、漳州、廈門等地開展大規模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執法檢查,重點檢查相關的進口企業、加工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型超市、商場。檢查結果:在我省的大型超市、連鎖店和商場里銷售的食品中,沒有一家標注所出售的食品是轉基因產品。這是不是意味著我省確實未出售轉基因食品呢?

  答案是否定的。從有關部門獲悉,我省目前已經有包括福建省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公司在內的8家企業,在從事轉基因食品的進口、加工、生產、經營活動。僅有案可查的轉基因大豆一項,我省去年共進口了35.878萬噸,這些轉基因大豆加工成大豆油,或再精煉成大豆色拉油及其他豆制產品后全部進入市場。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這些轉基因食品的外包裝上本應該注有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讓消費者識別選購。

  早在2000年5月23日,我國就頒布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實行安全評價、標識管理、生產經營許可和進口安全審批制度;2002年1月5日,農業部發布了與《條例》配套的三個管理辦法,即《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和《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自2002年3月20日起施行。這標志著我國對農業轉基因生物的研究、試驗、生產、加工、經營和進出口活動實施全面的管理。

  已列入我國第一批實施標識管理的轉基因生物目錄的有:大豆種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種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種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種子;番茄種子、鮮番茄、番茄醬。

  轉基因食品沒標識,這就意味著,作為一個消費者,你的知情權受到了侵害。

  一個學者的呼吁

  面對已經走進我們生活的轉基因食品,人們最關心的是,轉基因食品究竟安全不安全?

  自從世界上第一例轉基因食品西紅柿于1993年投放美國市場以來,有關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就一直爭論不休,盡管目前的轉基因生物主要集中在增加它們的抗蟲性和耐除草劑上,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轉基因食品是有害的。但迅速發展的轉基因食品及其可能帶來的影響,是我們必須嚴肅對待的問題。

  張木清,福建省閩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員。作為省政協委員,基于社會責任,他向今年的省政協九屆一次會議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加強福建省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的安全管理。

  提案說,1996年全球種植了170萬公頃轉基因作物,2001年發展到5260萬公頃以上,6年間增加了30多倍。到2000年,已有50多個國家相繼培育出200多種轉基因作物,獲準上市的已達149種;由轉基因作物生產加工的轉基因食品和食品成分已達4000余種,創造產值500億美元以上,預計今后10年將逐步增加到3000億美元。

  張教授提醒我們,轉基因作物在為農業生產、人類生活和社會進步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可能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潛在的風險,從科學上還需要長期跟蹤研究。中國作為農業大國、生物多樣性大國,又是水稻、大豆等主要農作物的原產地,在發展生物技術的同時,必須十分重視轉基因生物安全。福建省人多地少,每年進口水稻、大豆、玉米等農產品的數量逐年增加,同時又是茶葉、食用菌、水果等農產品的出口大省,隨著我國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和加入WTO,國內外的轉基因產品已愈來愈多地進入我省市場,其中以大豆、玉米、油菜、番茄為主,經多級加工后,多數成為食品。

  張木清教授的提醒,讓我們想起了去年美國“大豆污染事件”。2002年11月13日,《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媒體同時報道了藥用玉米基因污染食用大豆的惡性事件。報道說,2002年11月12日美國農業部宣布隔離了100萬斗的大豆,因為這批食用大豆被含有藥物化學品的轉基因玉米所污染。藥用作物如果污染了人類的食物鏈,會導致不同健康狀況的人吃下不適合的藥物,可能產生嚴重后果。“大豆污染事件”提醒我們,關于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它的風險不應該被忽視,而公眾有關轉基因食品的知情權更不該被漠視。

  農業廳:把知情權交還給消費者

  自從國家頒布并實行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有關法規后,福建省農業廳就針對實際情況,成立了專門的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機構,并在全省組織監管人員隊伍培訓。但目前監管工作依然存在不到位的情況。農業廳分管此項工作的副廳長葉恩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認識問題。現在社會上對轉基因食品安全還缺乏科學的認識,消費者接受有一定障礙,所以生產、加工、經營者都不愿意對轉基因食品明確標識。

  二是技術問題。福建開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的主要技術依托,是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我省農科院植保所、農林大學已于2002年向農業部申請了農業轉基因生物環境安全檢測、產品檢測機構,其中農林大學還承擔了我省重大的國際合作項目“轉基因生物及其制品的生物芯片研制”,但還未得到國家農業部認可。所以,這次省里組織的轉基因生物安全大檢查所采取的樣品要送到上海去檢測。據了解,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轉基因產品及DNA檢測鑒定實驗室,是目前我省惟一經國家認監委認定的、第一批全國25個具備轉基因產品定性檢測資格的實驗室之一。但對轉基因產品的查證,特別是下游產品,要做到快速而費用低廉的檢測,福建目前還做不到。

  三是體制問題。目前轉基因生物進口權主要在國家農業部,缺乏海關等口岸單位的大力配合,直接導致地方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轉基因生物進口、生產、加工、經營情況掌握的滯后。

  葉恩發強調,不管怎樣,我們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本著科學的態度對轉基因生物進行安全管理,對進入流通市場的轉基因食品進行標識,把知情權交給消費者,由他們自主選擇是否食用轉基因食品。

  相關鏈接

  延長實施轉基因農產品進口臨時措施

  農業部日前宣布,我國將延長轉基因農產品進口暫行規定的實施期,原定今年9月20日失效的此項規定將繼續實施至明年4月20日。根據該暫行規定,此類農產品的國內進口商和國外出口商均需申請一系列文件,包括安全證書、標識及檢疫許可證等。

  英國建議加強檢測嬰幼兒轉基因食品

  英國皇家學會的一份報告警告說,在宣布大量由轉基因植物制成食品適合人類消費之前,必須加強其安全評估。雖然遺傳修飾在將來可用于提高食品的質量,但同時它也會造成對營養不利的影響。嬰幼兒特別容易受到他們食物中營養成分變化的影響,建議如果轉基因食品成分他日應用在嬰幼兒食品中,英國和歐洲法律應重新修訂以確保該產品經過嚴格測試。

  許多國家公眾不信任轉基因生物

  許多國家公眾不信任轉基因生物(GMO),他們經常把GMO當作全球化、私有化甚至是“反民主”或“干擾進化”的事物。公眾至今也沒有看到GMO有什么優點,因為迄今為止,GMO的應用都集中于減少生產者的成本,而不是以消費者的利益為宗旨。特別是業界犯了一個戰術性的錯誤,在GMO應用之初集中大量精力進行殺蟲耐藥性的研究,從而引起了環保人士的關注。消費者擔心的風險并不是科學自由,但公眾經常把業界和科學界混為一談。

  日本科學家把菠菜基因轉入豬體

  近畿大學物理工學部基因工程科的入谷明教授將從菠菜中取出的基因轉入豬體內,改善脂肪酸組成,獲得成功。在動物體中植物基因正常表達、利用的實證在世界上還罕見,因此,該成果引人注目。

  脂肪酸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豬肉中含有的飽和脂肪酸比較多,人如果攝取過量,血液中的膽固醇易增加,易引起各種疾病。從菠菜根部提取不飽和脂肪酸的亞油酸合成酶基因,轉入豬的受精卵,結果豬體內不飽和脂肪酸增加了約20%。轉基因豬目前已經穩定地繁衍了三代,誕生了約20頭轉基因豬,健康狀態未見有特別問題。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