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農業局此次公開曝光14個沒有依法進行標識的轉基因產品,同時責令9家相關企業限期改正,立即停止違法經營行為。隨后,北京市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還做出決定,從7月18日開始,生產加工轉基因產品的企業若再不進行標識,將受到最高5萬元的處罰。
在前一階段對農業轉基因生物產品監督抽查的基礎上,北京市農業局于7月21日又公布了《北京市農業轉基因產品專項檢查工作方案》,決定在7月21日至8月20日啟動為期一個月的農業轉基因生物產品(大豆油)專項檢查活動。
此間,中消協18日在廣州舉辦“中國非轉基因食品市場研討會”,會上32家中外知名的食品公司承諾,在中國銷售的產品中不使用轉基因原料。這批企業擁有包括青島啤酒、皇室、美贊臣、惠氏、立頓和箭牌在內的52個知名品牌。食品廠商主動公開承諾不使用轉基因原料,對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的實現有很大幫助。
緊接著,遼寧省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宣布,遼寧將對本省轉基因農產品實行標識制度。據介紹,首批列入標識管理的轉基因農產品有五個大類:一是大豆種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二是玉米種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三是油菜種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四是棉花種子;五是番茄種子、鮮番茄、番茄醬。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每年進入我國居民食物鏈的轉基因食品已經超過2000萬噸。主要集中于進口的大豆、玉米和油菜等品種。由于轉基因產品的進口和銷售監管涉及農業、檢疫、商業和質監等多個部門,因此現階段我國轉基因食品標識管理的實施工作仍較緩慢。
所幸的是,此起彼伏的監管聲音已經喚起國內民眾對轉基因食品的關注。同時,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強,以轉基因產品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業也強化了這方面的意識,紛紛開始依法加注標識。這將有利于國內市場的公開交易和公平競爭,使廣大民眾在一個公開、透明的環境下自主選擇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