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2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增長率已連續6年超過10%。法國《論壇報》援引國際農業生物工程應用技術采購管理局的最新估計,2002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達到5870萬公頃,與2001年相比增長了12%。研究表明,“在7年的時間里,全球被轉基因作物覆蓋的面積增加了34倍”。
國際農業生物工程應用技術采購管理局局長克萊夫·詹姆斯喜出望外地表示,在幾年的時間里,“轉基因種子的采用率是前所未有的。這是農業領域最高的采用率。”
現在,轉基因種子覆蓋16個國家,而一年前還是13個國家,涉及550萬至600萬農民。但是,其中4個國家的轉基因作物農田就占了全球總數的99%。美國保持著絕對優勢地位,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為3900萬公頃,占全球總面積的66%,年增長率為9%。阿根廷位居第二,種植面積為1350萬公頃,占全球總面積的23%。盡管去年該國出現了嚴重的危機,轉基因作物農田還是增加了14%。另外兩個排名較前的國家是加拿大和中國,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在全球所占的比例分別為6%和4%。中國因為種植210萬公頃轉基因棉花而使其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增加了40%。
2002年的報告特別強調,發展中國家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增幅的(9%)是工業化國家增幅的(9%)兩倍多。例如南非,其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增長了50%,目前的總面積為30萬公頃。“印度 、哥倫比亞和洪都拉斯這3個國家也開始種植轉基因作物。”以印度為例,4.5萬公頃的轉基因棉花涌入市場對未來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該國是世界頭號棉花生產國,其棉花產量占全球總量的1/4。
歐洲一直是世界上與轉基因作物依然保持距離的主要地區,主要原因在于歐盟有些成員國依然堅持暫緩種植轉基因作物以及消費者對此保持沉默。西班牙和德國是在國際農業生物工程應用技術采購管理局提供的排名中出現的僅有的兩個歐盟成員國。這兩個國家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不足10萬公頃。
從轉基因作物種植的種類來看,全球種得最多的轉基因作物依然是大豆,占總面積的62%,接下來是玉米 (21%)和棉花(12%)。這些新型種子所占有的市場不可忽視。種植轉基因作物所帶來的總價值估計為42.5億美元,而在前一年則為38億美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