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豬場不斷提高母豬的健康狀況,可以使母豬的性能得到最優表達,從而提高生產率與盈利水平。同時也為生產安全健康食品提供基礎;一個高產的母豬群,可以增加豬場的年出欄量,可以有效地降低豬只的生產成本,從而增加盈利。所以建立一個健康的高產母豬群是一個豬場實現最終效益的關鍵所在。建立一個健康的高產母豬群,除了環境因素外,我認為需作好以下幾方面內容。
1、 組建健康高產的核心群
2、 制定豬群的保健計劃定期健康監控。
3、 堅持不懈的管理措施。
一、 組建健康高產的核心群
所有養豬生產者都明白,一個豬場母豬群的健康與否,直接決定著整個豬群的健康,而豬群的健康則是一個動態平衡狀態,隨著環境的變化,外部因素的干擾便會打破其原有的平衡狀態,而發生不可預見的病變。為了讓母豬群保持強勁的生產力,生產者不得不按計劃更新母豬群。一個商品豬場母豬的年更新率約為30%左右,而一個種豬場的年更新率為40%左右,大量后備豬的添充會維持或加強豬群的生產力,但也會打破原有豬群的動態平衡,給生產帶來不可預見的麻煩。可見,后備豬的添充成為制約整個豬群健康的關鍵要素,需要生產者慎重。人們通常補充后備豬采用兩種途徑,一種是從其他場引入,第二種是本場選留。大部分的商品豬場和少數的種豬場在添充后備時采用從外場引入優秀的種豬這種模式,可我們也明白在引入優秀基因的同時,也可能引入不可知的疾病,會給日后的生產帶來麻煩,許多場長都明白細細分析豬群的發病,大都是由于引種而造成的,所以我們提醒各位引種者注意要“小心引種”引種時不但要考慮所選擇種豬的性能及體形外貌,更要了解其健康狀況,同時我們的供種場家要把自己本場防疫治療情況毫無保留地告訴引種者,使引種場家知己知彼方能不處于被動。添充后備豬最好辦法是本場選留,要本場選留后備就要組建自己純種繁育群,所以在引入二元的同時,最好要引入一定數量原種豬,為以后添充后備豬提供基礎,一些新建場引種時,經過詳細考察在兼顧健康與性能的原則上,確定引種場家。引種過程中根據豬群的規模引入寬血緣的優秀原種豬,組成核心純種繁育群。一些老豬場引種組建核心群時先要通過凈化方式或驗血方式淘汰一些對豬群不利的強毒豬只,經過血檢了解自己豬群的各種疾病的抗體水平。在徹底了解自己豬群健康水平的基礎上,引入比自己母豬更健康的優秀種豬,并且做好選種、隔離、各種必需的免疫后再并入基礎群,核心群的更新也嚴格把握健康的標準,詳細的檔案記錄資料。
在把握了健康原則的情況下,我們一定選擇高產的種豬作為母本;生長快 體型好 雄性強的公豬作為父本。目前,南方的養豬生產者的思想意識相對與北方較為先進,他們能較結合本場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引種計劃。北方的養豬生產者往往太注重豬的體型從而造成生產的難度加大,整體效益不高的現象,重倒南方的覆轍。我們建議要長期確定從一個豬場或一個公司引種,盡量避免多場引種。要選擇品牌好、服務好、信譽佳的大型種豬公司。時刻要把母豬的健康與高產放在第一位。
二、 豬群的保健計劃與定期健康檢測
健康高產的母豬群是正常生產的基礎,為了維持或保證這種健康狀態的長久,必須制定嚴格科學的保健計劃最近幾年由于規模豬場養殖密度過大,以傳染性疾病為主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呈上升趨勢。一旦病原侵入易感豬群,很快會涉及全群造成明顯的經濟損失,目前的豬病多由原來的典型向非典型的溫和型或亞臨床型轉變。新病不斷,老病依然存在的現實,由于病原體遺傳變異或血清型改變,使得疫病預防越來越因難,而且隨著病原在流行過程中發生毒株變異導致非典型疫病的流行,為了阻止疾病的困擾,生產者提出防重于治,因為防是主動的,治是被動的,必須建立群防群治,群體保健計劃。所以我們要進行預防性的接種疫苗計劃,定時定季藥物添加保健計劃,寄生蟲檢測和控制計劃,營養指標檢測的方案等。
充分了解周圍畜牧養殖場有那些疫病,結合本場的疫病情況,然后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合理選擇疫苗,掌握正確的疫苗注射方法,按規定日期接種,豬群免疫后10-14天,應抽10%左右豬只血液,分離血清送檢,檢測血清抗體消長情況來掌握豬群免疫效果,必須時補注疫苗或調整免疫程序或更換疫苗廠家。堅持檢疫淘汰帶有強毒的豬只。盡管豬群做了嚴格的免疫,但有時會出現免疫抗體較低或豬只體況較弱的情況,會被疾病感染,為了預防早期感染,我們必須對豬群進行藥物保健。
具體保健計劃如下:
⑴、母豬圍產期(母豬分娩前1周與產后1周,每噸飼料拌入以下藥物) ①80%支原凈125克+強力霉素100克(或金霉素300克)。
②80%支原凈125克+磺胺異惡唑(SMZ)500克+甲氧芐氨嘧啶(TMP)100克 +碳酸氫鈉(小蘇打)1000克。
⑵仔豬哺乳期
①開口料或飲水中添加80%支原凈50ppm+阿莫西林100ppm。
②15天后料中添加80%支原凈125ppm+粘桿菌素50ppm+桿菌肽鋅250ppm。
③添加80%支原凈125ppm+金霉素300ppm。
④添加80%支原凈125ppm+阿莫西林200ppm+磺胺二甲基110ppm+TMP50ppm。
⑤飲水中添加口服補液鹽,補充多種維生素,酸化劑,消化酶制劑,微生態制劑等。
⑶仔豬斷奶前后
① 斷奶前1周和后2周,料中添加添加80%支原凈110ppm+金霉素400ppm。
② 斷奶前1周和后2周,料中添加添加80%支原凈110ppm+阿莫西林175ppm。
③ 斷奶前1周和后2周,料中添加2%氟甲砜霉素1000ppm+磺胺二甲基110ppm+TMP50ppm 。
④ 利高霉素預混劑(含潔霉素與放線菌素各100克/kg),按44ppm混飼。若在分娩前1周與后2周,則按120ppm混飼。
⑤ 乳酸環丙沙星或乳酸諾氟沙星,每5克混水100kg,供自由飲用,連用3天。
⑥ 水溶性紅霉素50克加入100kg水中,供自由飲用,連用3-5天,可防霉形體肺炎、立克次氏體。
⑦ 酒石酸太樂菌素250-500ppm溶液供豬飲用,混飼為10-500ppm。
⑷育成轉入育肥前后1周
①料中2%氟甲砜霉素1000ppm,連用4天。預防減半。妊娠動物禁用。
②料中添加0.2%土霉素原粉,連用7天。
③冬季育肥舍相對保育舍溫度低,轉入豬第2天阿斯匹林每頭豬1片混飼喂服。
④60kg左右可用氟苯尼考150克,磺胺二甲嘧啶500克,小蘇打1000克,維生素C200克。
⑤每噸飼料中加入泰妙菌素100克+強力霉素100克(或金霉素400克),連用1周。1月后再連用1周。
作好免疫工作
1、各豬場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制定更適宜本場的免疫程序。
2、衛生條件差的豬場應進行大腸桿菌基因苗、紅痢均苗、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肺疫、丹毒、鏈球菌、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疫苗注射。
3、種豬場做好免疫監測,在豬群注苗后10-14天,抽樣采出分離血清送檢,檢查抗體消長情況,并檢疫某些傳染病。
4、監測某些疾病陰性,可考慮不用疫苗。尤其是藍耳病弱毒疫苗不要給妊娠母豬和育齡公豬使用。污染不嚴重的豬場應選用基因缺失苗,注意選用固定廠家的基因缺失苗,防止多廠家的基因缺失苗混用,防止病毒發生基因重組現象。
4、 滅活苗最好在配種前進行2次免疫,間隔4-6周,使免疫加強。在爆發豬瘟、偽狂犬、細小病毒時應盡早使用弱毒苗進行緊急接種。在疫情穩定后或老疫病區為了凈化則選用滅活疫苗為主。
驅蟲方案 蛔蟲、鞭蟲、疥螨等寄生蟲損害機體免疫系統,它對豬體內營養消耗大,使豬只免疫應答遲鈍。使豬群抵抗力下降,因此定期驅蟲對控制寄生蟲非常重要。根據生產實踐建議以下驅蟲方法。
1、 母豬上床前1個月皮下注射伊維菌素0.3毫克/kg體重,間隔1周再重復1次。
2、 公豬每年春秋各驅1次,用量通上。
3、 斷奶仔豬在轉入保育舍后用伊維菌素粉拌料喂豬連用7天,間隔1周再重復1次。(這時豬體重小用藥少,驅蟲早)
三、堅持不懈的管理
1、科學合理的人員配備。
養豬生產一樣要求人員配備協調合理,人員不合理,生產就不協調,人多出現人浮于事的現象,人員少,出現各車間人員共用,于防疫不利。(一般配備場長、副場長、獸醫、統計、車間主任),科學合理的人員配備是現代化豬場順利生產的保證。
2、 科學合理的考核辦法。
科學合理的考核辦法,既是對員工積極性的調動,也是對在職
所有人員的一種約束。考核的指標就是大家奮斗的目標,目標就
是效益,效益是雙贏的,單位有效益,職工也有收入。
3、 創造以人為本的工作環境。
領導要多為職工想一想,盡量為職工解決實際困難,實際問題。真正的管理學不是怎樣去管職工,而是怎樣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怎樣營造職工舒心的工作環境。
4、 正確的指導思想和高瞻遠矚的發展觀念。
a.管理者不要以經濟制裁控制一切,要以說服教育為主,要以德服人,每個員工都想把工作干好,都要強,都想往前站,不想當后進,一件沒干好,不等于每一件事都干不好。毛主席都說“有錯就改是好同志”。所以我們對人員的要求是,不怕犯錯就怕不改,不怕不會就怕不學。
b. 作為一個企業一定要有宏偉的發展藍圖,他是我們每一位在職人員的追求,和為之奮斗的目標,企業未來的發展有希望,職工就有希望,企業的生死存亡關系到每個職工的發展與家庭。企業宏偉的發展藍圖是我們職工永遠積極的向上的動力。
我們擁有了健康高產的母豬群,再有科學的防疫保健計劃護航,堅強有力的管理去堅持與落實,我們的豬場還會不盈利嗎?
北京華都種豬繁育有限責任公司
1、 組建健康高產的核心群
2、 制定豬群的保健計劃定期健康監控。
3、 堅持不懈的管理措施。
一、 組建健康高產的核心群
所有養豬生產者都明白,一個豬場母豬群的健康與否,直接決定著整個豬群的健康,而豬群的健康則是一個動態平衡狀態,隨著環境的變化,外部因素的干擾便會打破其原有的平衡狀態,而發生不可預見的病變。為了讓母豬群保持強勁的生產力,生產者不得不按計劃更新母豬群。一個商品豬場母豬的年更新率約為30%左右,而一個種豬場的年更新率為40%左右,大量后備豬的添充會維持或加強豬群的生產力,但也會打破原有豬群的動態平衡,給生產帶來不可預見的麻煩。可見,后備豬的添充成為制約整個豬群健康的關鍵要素,需要生產者慎重。人們通常補充后備豬采用兩種途徑,一種是從其他場引入,第二種是本場選留。大部分的商品豬場和少數的種豬場在添充后備時采用從外場引入優秀的種豬這種模式,可我們也明白在引入優秀基因的同時,也可能引入不可知的疾病,會給日后的生產帶來麻煩,許多場長都明白細細分析豬群的發病,大都是由于引種而造成的,所以我們提醒各位引種者注意要“小心引種”引種時不但要考慮所選擇種豬的性能及體形外貌,更要了解其健康狀況,同時我們的供種場家要把自己本場防疫治療情況毫無保留地告訴引種者,使引種場家知己知彼方能不處于被動。添充后備豬最好辦法是本場選留,要本場選留后備就要組建自己純種繁育群,所以在引入二元的同時,最好要引入一定數量原種豬,為以后添充后備豬提供基礎,一些新建場引種時,經過詳細考察在兼顧健康與性能的原則上,確定引種場家。引種過程中根據豬群的規模引入寬血緣的優秀原種豬,組成核心純種繁育群。一些老豬場引種組建核心群時先要通過凈化方式或驗血方式淘汰一些對豬群不利的強毒豬只,經過血檢了解自己豬群的各種疾病的抗體水平。在徹底了解自己豬群健康水平的基礎上,引入比自己母豬更健康的優秀種豬,并且做好選種、隔離、各種必需的免疫后再并入基礎群,核心群的更新也嚴格把握健康的標準,詳細的檔案記錄資料。
在把握了健康原則的情況下,我們一定選擇高產的種豬作為母本;生長快 體型好 雄性強的公豬作為父本。目前,南方的養豬生產者的思想意識相對與北方較為先進,他們能較結合本場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引種計劃。北方的養豬生產者往往太注重豬的體型從而造成生產的難度加大,整體效益不高的現象,重倒南方的覆轍。我們建議要長期確定從一個豬場或一個公司引種,盡量避免多場引種。要選擇品牌好、服務好、信譽佳的大型種豬公司。時刻要把母豬的健康與高產放在第一位。
二、 豬群的保健計劃與定期健康檢測
健康高產的母豬群是正常生產的基礎,為了維持或保證這種健康狀態的長久,必須制定嚴格科學的保健計劃最近幾年由于規模豬場養殖密度過大,以傳染性疾病為主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呈上升趨勢。一旦病原侵入易感豬群,很快會涉及全群造成明顯的經濟損失,目前的豬病多由原來的典型向非典型的溫和型或亞臨床型轉變。新病不斷,老病依然存在的現實,由于病原體遺傳變異或血清型改變,使得疫病預防越來越因難,而且隨著病原在流行過程中發生毒株變異導致非典型疫病的流行,為了阻止疾病的困擾,生產者提出防重于治,因為防是主動的,治是被動的,必須建立群防群治,群體保健計劃。所以我們要進行預防性的接種疫苗計劃,定時定季藥物添加保健計劃,寄生蟲檢測和控制計劃,營養指標檢測的方案等。
充分了解周圍畜牧養殖場有那些疫病,結合本場的疫病情況,然后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合理選擇疫苗,掌握正確的疫苗注射方法,按規定日期接種,豬群免疫后10-14天,應抽10%左右豬只血液,分離血清送檢,檢測血清抗體消長情況來掌握豬群免疫效果,必須時補注疫苗或調整免疫程序或更換疫苗廠家。堅持檢疫淘汰帶有強毒的豬只。盡管豬群做了嚴格的免疫,但有時會出現免疫抗體較低或豬只體況較弱的情況,會被疾病感染,為了預防早期感染,我們必須對豬群進行藥物保健。
具體保健計劃如下:
⑴、母豬圍產期(母豬分娩前1周與產后1周,每噸飼料拌入以下藥物) ①80%支原凈125克+強力霉素100克(或金霉素300克)。
②80%支原凈125克+磺胺異惡唑(SMZ)500克+甲氧芐氨嘧啶(TMP)100克 +碳酸氫鈉(小蘇打)1000克。
⑵仔豬哺乳期
①開口料或飲水中添加80%支原凈50ppm+阿莫西林100ppm。
②15天后料中添加80%支原凈125ppm+粘桿菌素50ppm+桿菌肽鋅250ppm。
③添加80%支原凈125ppm+金霉素300ppm。
④添加80%支原凈125ppm+阿莫西林200ppm+磺胺二甲基110ppm+TMP50ppm。
⑤飲水中添加口服補液鹽,補充多種維生素,酸化劑,消化酶制劑,微生態制劑等。
⑶仔豬斷奶前后
① 斷奶前1周和后2周,料中添加添加80%支原凈110ppm+金霉素400ppm。
② 斷奶前1周和后2周,料中添加添加80%支原凈110ppm+阿莫西林175ppm。
③ 斷奶前1周和后2周,料中添加2%氟甲砜霉素1000ppm+磺胺二甲基110ppm+TMP50ppm 。
④ 利高霉素預混劑(含潔霉素與放線菌素各100克/kg),按44ppm混飼。若在分娩前1周與后2周,則按120ppm混飼。
⑤ 乳酸環丙沙星或乳酸諾氟沙星,每5克混水100kg,供自由飲用,連用3天。
⑥ 水溶性紅霉素50克加入100kg水中,供自由飲用,連用3-5天,可防霉形體肺炎、立克次氏體。
⑦ 酒石酸太樂菌素250-500ppm溶液供豬飲用,混飼為10-500ppm。
⑷育成轉入育肥前后1周
①料中2%氟甲砜霉素1000ppm,連用4天。預防減半。妊娠動物禁用。
②料中添加0.2%土霉素原粉,連用7天。
③冬季育肥舍相對保育舍溫度低,轉入豬第2天阿斯匹林每頭豬1片混飼喂服。
④60kg左右可用氟苯尼考150克,磺胺二甲嘧啶500克,小蘇打1000克,維生素C200克。
⑤每噸飼料中加入泰妙菌素100克+強力霉素100克(或金霉素400克),連用1周。1月后再連用1周。
作好免疫工作
1、各豬場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制定更適宜本場的免疫程序。
2、衛生條件差的豬場應進行大腸桿菌基因苗、紅痢均苗、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肺疫、丹毒、鏈球菌、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疫苗注射。
3、種豬場做好免疫監測,在豬群注苗后10-14天,抽樣采出分離血清送檢,檢查抗體消長情況,并檢疫某些傳染病。
4、監測某些疾病陰性,可考慮不用疫苗。尤其是藍耳病弱毒疫苗不要給妊娠母豬和育齡公豬使用。污染不嚴重的豬場應選用基因缺失苗,注意選用固定廠家的基因缺失苗,防止多廠家的基因缺失苗混用,防止病毒發生基因重組現象。
4、 滅活苗最好在配種前進行2次免疫,間隔4-6周,使免疫加強。在爆發豬瘟、偽狂犬、細小病毒時應盡早使用弱毒苗進行緊急接種。在疫情穩定后或老疫病區為了凈化則選用滅活疫苗為主。
驅蟲方案 蛔蟲、鞭蟲、疥螨等寄生蟲損害機體免疫系統,它對豬體內營養消耗大,使豬只免疫應答遲鈍。使豬群抵抗力下降,因此定期驅蟲對控制寄生蟲非常重要。根據生產實踐建議以下驅蟲方法。
1、 母豬上床前1個月皮下注射伊維菌素0.3毫克/kg體重,間隔1周再重復1次。
2、 公豬每年春秋各驅1次,用量通上。
3、 斷奶仔豬在轉入保育舍后用伊維菌素粉拌料喂豬連用7天,間隔1周再重復1次。(這時豬體重小用藥少,驅蟲早)
三、堅持不懈的管理
1、科學合理的人員配備。
養豬生產一樣要求人員配備協調合理,人員不合理,生產就不協調,人多出現人浮于事的現象,人員少,出現各車間人員共用,于防疫不利。(一般配備場長、副場長、獸醫、統計、車間主任),科學合理的人員配備是現代化豬場順利生產的保證。
2、 科學合理的考核辦法。
科學合理的考核辦法,既是對員工積極性的調動,也是對在職
所有人員的一種約束。考核的指標就是大家奮斗的目標,目標就
是效益,效益是雙贏的,單位有效益,職工也有收入。
3、 創造以人為本的工作環境。
領導要多為職工想一想,盡量為職工解決實際困難,實際問題。真正的管理學不是怎樣去管職工,而是怎樣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怎樣營造職工舒心的工作環境。
4、 正確的指導思想和高瞻遠矚的發展觀念。
a.管理者不要以經濟制裁控制一切,要以說服教育為主,要以德服人,每個員工都想把工作干好,都要強,都想往前站,不想當后進,一件沒干好,不等于每一件事都干不好。毛主席都說“有錯就改是好同志”。所以我們對人員的要求是,不怕犯錯就怕不改,不怕不會就怕不學。
b. 作為一個企業一定要有宏偉的發展藍圖,他是我們每一位在職人員的追求,和為之奮斗的目標,企業未來的發展有希望,職工就有希望,企業的生死存亡關系到每個職工的發展與家庭。企業宏偉的發展藍圖是我們職工永遠積極的向上的動力。
我們擁有了健康高產的母豬群,再有科學的防疫保健計劃護航,堅強有力的管理去堅持與落實,我們的豬場還會不盈利嗎?
北京華都種豬繁育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