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農業部共發放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424項,發放轉基因大豆、油菜、棉花、玉米等18個品種的進口加工原料用安全證書,促進了農業生物技術研究與產業的健康發展,規范了轉基因農產品進出口秩序。這是記者從6月28日農業部在京舉行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實施5周年座談會上獲悉的。
據了解,截至目前,農業部共受理了192家國內外研究單位的安全評價申請1525項。經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評審,共批準了轉基因生物中間試驗456項、環境釋放211項、生產性試驗181項。
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在座談會上講話時說,《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實施五年來,農業部與部際聯席會議成員部門密切配合,按照“科學規劃,積極研究,穩步推進,加強管理”的指導方針,以法律為準繩,以科學為基礎,以政策為導向,依靠科學,依法管理,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制定配套規章,基本形成了符合中國國情并與國際接軌的法規體系;建立行政監管體系,依法行政能力不斷提高;實施安全評價制度,促進了農業生物技術研究與產業的健康發展;實施進口安全管理,規范了轉基因農產品進出口秩序;構建技術支撐體系,為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學支撐;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樹立了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危朝安指出,農業部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研究制定科技和農業產業政策,全面提升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切實保障轉基因生物安全,積極促進生物技術發展,為農業生物技術研究與產業化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一是根據科技與產業發展需求,做好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與產業發展的宏觀研究與科學規劃。二是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執法監管,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三是加快技術支撐體系建設,為安全評價與行政執法提供技術保障。四是加強法規宣傳和科學知識普及,提高公眾守法意識和科學認知水平,為生物產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五是大力開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科學研究,為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六是進一步加強與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交流,積極參與國際轉基因生物安全技術標準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