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奶制品副產品制造可絳解膜
來源: 作者: 時間: 2007-07-06
中國公眾科技網2007年7月5日訊?美國農業科研局(ARS)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利用副產品(不僅是奶制品生產過程中的,也包括生物燃料產品的副產品)制作可絳解保鮮膜的工藝。
據每日科學消息,這種技術是由Peggy M. Tomasula帶領的研究小組在ARS東部研究中心的奶制品加工研究單位開發出來的。他們發現把牛乳蛋白酪蛋白和水及甘油(生物燃料的一種副產品)混合起來,能產生出一種防水膜,這種產品可用作食品保鮮膜。
科學家使用二氧化碳作為環境親和溶劑來從牛奶中分離牛乳蛋白,而不是使用不易絳解的化合物或酸。二氧化碳(CO2)是葡萄糖發酵釀酒過程中的一個副產品,使用二氧化碳來制造的保鮮膜不但可防水而且可生物絳解。
合成的這種食品保鮮膜是光滑透明的,并可完全絳解。把它作為常用的食品包裝以及可絳解保鮮膜可大幅延長許多食品的保鮮期,它能防止食品受損、使其與空氣中的水份和氧氣隔離并改善其外觀。通過用可再生資源替代石油化工產品,科學家能研制出更多可絳解的產品,有助于減少資源浪費。
Tomasula與食品工藝學家Kirsten L. Dangaran,以及化學家Phoebe X. Qi共同進行了改進酪蛋白膜的外觀和質地的研究。
在生產過程的一個環節,二氧化碳溶解在牛奶中,降低其pH值并使酪蛋白形成一種顆粒物——二氧化碳-酪脘。科學家發現減小二氧化碳-酪脘顆粒的尺寸能夠改善膜的抗水能力和光滑度。他們還發現在低密度聚乙烯膜上覆蓋一層二氧化碳-酪脘也能提高膜的抗氧化能力。
下一篇 | 動物疫苗產業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