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探索2月25日訊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和第三世界網絡組織的最新研究《誰是中國轉基因水稻的真正主人》表明:中國目前主要的轉基因水稻品系均涉及多項國外專利,如果這些品系經過商業化審批,我國無異于是將糧食主權和農民生計拱手相送給持有這些專利的國外生物公司。綠色和平緊急提請中國政府須立即凍結所有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審批,并大幅增加生態農業投入,才能真正保持農業穩定發展,農民增收。
“我們的研究表明:我國正在申請商業化種植及在研的8個轉基因水稻品系共涉及至少28項國外專利技術。換言之,我國的轉基因水稻品系沒有任何一種擁有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其中一些品系還受到國際性條約《材料轉移協議》的制約。其中任何一種通過商業化種植,將意味著我國13億人的主糧控制權被完全拱手交給拜耳和孟山都等國外生物公司。”綠色和平農業與食品項目主任方立峰說。
面對龐大的人口數量和日益嚴重的全球變暖問題,未來中國的糧食自給將遭遇挑戰。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從現在起到2020年,我國將投入200億元作為轉基因生物新品系培育科技重大專項的資金支持[ 2008年7月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轉基因生物新品系培育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起草的《生物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 (2006-2010) 》及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同樣意識到了專利的重要性,并特別強調要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
方立峰說:“這些轉基因水稻涉及多項國外專利,不僅違背了國家對于生物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視和方針,也將給我國招致不必要的國際爭訟。更為可怕的是,這些國外專利將成為扼住中國糧食主權喉嚨的無形之手。平均每個中國人一年要吃掉97公斤大米,我們將不得不為每一粒米飯付出專利費,中國的過億稻農也將不得不為每一粒種子付出專利費?!?p> 實例證明轉基因作物相對非轉基因作物而言,既沒有降低農藥的使用量,也沒有增加產量;相反,轉基因作物對極端天氣更為敏感,也更容易誘發次生病蟲害。因此,如果這些轉基因水稻通過商業化審批,我國農民將會面臨更大的風險:種子價格上漲、作物產量降低、農藥使用量增多、農業生產成本持續提高,農民收入將遭受直接影響。
轉基因食品也對消費者健康存在隱患。2008年,奧地利和意大利的科學家分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長期食用轉基因作物對于動物生育能力和免疫能力的影響。之前的民意調查同樣表明,近七成的中國消費者表示將拒絕購買轉基因食品。
“鑒于以上國外轉基因專利的陷阱,我們提請政府須立即凍結所有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審批,全面調查、分析并評估國外轉基因專利可能帶來的影響。與此同時,我國云南的水稻混合種植及江蘇、貴州、安徽等地的稻鴨共作等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已經表明,生態農業不僅能夠成功無害地控制病蟲害,而且能夠提高產量?!狈搅⒎逭f:“因此,我們也呼吁政府把更多資金投入到這些已經被證實行之有效的技術和方法上?!?p> 文章來源:網易探索(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