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武漢市春季農業結構調整工作會提出,今年將實施春季結構大調整,加快打造現代都市農業板塊。
今年,力爭棉花等低質低效作物面積調減20萬畝以上,全市春播鮮嫩作物達120萬畝,比上年新增5萬畝。其中早春播及大春播面積90萬畝,早毛豆、早玉米、早西甜瓜30萬畝以上,春季大中棚設施栽培面積達到20萬畝以上。
中心城區今年退出畜禽養殖
畜禽養殖業繼續打造生豬、奶牛、蛋雞、水禽四大板塊。今年,重新審視產業布局,制訂新一輪振興規劃,大力推行畜禽標準化、規模化健康養殖,嚴格按照規劃,布局規模化養殖小區項目,中心城區力爭今年年底前全面退出畜禽養殖。動工新建畜禽養殖小區20個(其中生豬養殖小區10個、蛋雞養殖小區5個、 肉鴨養殖小區5個)。
水產業主攻名特優品種
主攻小龍蝦、黃鱔、胭脂魚、河蟹、鱖魚、黃顙魚等名特優水產品,力爭全市名特優苗種繁育量比上年增長8%-10%,名特優苗種投放量比上年提高5%-8%。今年名特優水產品比重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達到6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