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市農科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01年中國政府出臺了轉基因農產品標識條例,但當時國內在轉基因農產品的定性、定量檢測技術方面幾近空白。近年來,中國加強了轉基因生物檢測技術標準的研究和轉基因檢測標準體系的建設。上海市農科院在國內外率先開展了轉基因油菜T45和轉基因玉米MON863“轉化事件特異性”的序列分析,并建立了定性、定量的檢測方法,檢測方法靈敏度達到歐盟和ISO標準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參與制定了中國農業轉基因生物檢測技術領域的2項相關國家標準。
據了解,基于上海市農科院在轉基因農產品檢測技術研究方面的人才和技術積累,國家農業部門批準其籌建農業部轉基因植物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上海)中心。目前這一中心已建成,順利通過了農業部組織的審查認可和國家計量認證的評審,獲得了從事轉基因植物環境安全性評價及產品檢測的資質。
上海市農科院副院長顧曉君說,針對中國已批準轉基因玉米MON863和轉基因油菜T45及其衍生產品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現實狀況,及時有效地建立相應的檢測方法并制定相關國家標準是十分必要的,可為國內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科學的方法依據,直接服務于轉基因農作物應用檢測、出入境檢驗檢疫、食品檢驗、環境監測、技術監督、育種等部門。目前,相關標準已經在農業部33家轉基因檢測部級質檢中心和國家質檢總局30多家檢測中心得到廣泛使用。
據悉,上海市農科院已利用相關檢測技術和標準,為國內40余家公司和廠家開展了農產品、食品中轉基因成分檢測技術服務,出具第三方公正性數據和檢測報告,促進了中國轉基因產品標識制度的實施,滿足了消費者對轉基因產品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保障了上海乃至全國農產品的正常國際貿易。此外,上海市農科院還配合農業部和上海市地方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了轉基因農產品執法檢查,加強對國內外轉基因農產品的監管。(記者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