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豆已經退無可退了。海關總署11日發布預警稱,今年1季度,我國大豆進口量超過1000萬噸,累計進口1015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0.4%。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產大豆的主產區之一黑龍江,一季度進口量同比增幅達到了84.5倍。
黑龍江大豆協會產業發展部部長王小語告訴記者,雖然現在國產大豆滯銷,但是到今年7月份,使用本土大豆的加工企業可能將面臨無豆可加工的命運。
由于進口大豆的沖擊,中國本土大豆產業鏈條已然扭曲,油脂加工企業關注的是,下一步國儲大豆如何進入市場,這亦關系著本土加工業的命運。在糧食進口激增的同時,國家糧食收儲計劃已達到6000萬噸,在當前的條件下這些糧食要實現順價銷售幾乎是不可能完成任務。有業內人士表示擔憂,糧食產業鏈條尤其是大豆的不順暢沖擊了國內加工業,無益于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
黑龍江一季度進口激增84.5倍
海關預警稱,一季度,我國大豆單月進口量一直保持在300萬噸以上并呈現逐月擴大態勢。3月份進口量385.9萬噸,同比增長66.6%。
據海關統計,八成以上大豆自美國進口,為841.2萬噸,增長44.4%。值得注意的是,東北地區是我國大豆的主產區,但今年以來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省的大豆進口量均出現了激增,一季度上述三個省份分別進口大豆44.1萬噸、37.3萬噸和28萬噸,同比增幅分別達到了84.5倍、2.6倍和1.6倍。王小語表示,最主要的問題仍是國產大豆滯銷。“黑龍江的國儲大豆額度已經達到了550萬噸,但是與此同時進口大豆卻仍然激增,進口大豆的沖擊已經嚴重影響了大豆產業的運轉?!?
轉基因與非轉基因市場一年反轉
“除了九三油脂,國內還有本土加工企業么?”昨日,一大豆貿易公司負責人劉經理如此調侃。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去年以來國際大豆價格大幅下挫,進而壓低了國產大豆價格,這使國內豆農及大豆產業遭受重創。
海關總署稱,當前大豆行業的發展狀況應引起足夠重視。其中一點就是,國內大豆主產區的豆油和豆粕市場被轉基因產品占領。國產大豆價格每噸高出進口大豆約500元人民幣,導致黑龍江省內以國產大豆為原料的壓榨企業因無利可圖紛紛停產限產,這為轉基因豆油豆粕占領該地區市場提供了可乘之機。海關總署稱,目前轉基因大豆產品在黑龍江省的市場份額迅速擴大,其中豆油占黑龍江市場份額的80%,國產豆油只有20%,豆粕市場90%左右是轉基因豆粕,與2008年年初非轉基因產品占大部分的形勢相比剛好相反。
扭曲的產業鏈
海關總署稱,當前春播在即,豆農資金缺口較大,同時天氣逐漸轉暖使得大豆儲存難度增加,近期可能會出現拋售高峰,豆價下滑的壓力會明顯增加。
4月29日,國家再度增加大豆臨時存儲125萬噸,收購執行期截止到2009年6月底。至此,國家有關部門已累計下達大豆收購計劃725萬噸。
王小語表示:“目前雖然國儲能夠基本解決黑龍江賣豆難的問題,但是加工企業的困境仍然沒有解決?!睋涔浪悖捎趪鴥κ召徱约笆称芳庸さ惹老?,到今年七八月份,市場上的國產大豆將基本消化完畢。屆時,黑龍江油脂加工企業將面臨無料可用的境地?!斑@樣也將使得轉基因大豆加工極易進一步占領北方市場,使得產業鏈更加脆弱。”
劉經理的觀點有所不同,“國家收儲政策等并不能消化完本土豆,農民手里依然有大量存豆。”他表示,此前的收儲政策已經填滿了東北的糧庫,“現在雨季來臨,露天存放難度大,國儲的推進也是一個難題?!贝送猓斶@725萬噸大豆進入市場時,國內大豆加工業亦要受到波及,“現在大家都不知道這725萬噸什么時候,以什么價格進入,一切還難以下結論?!?
旁邊報道
6000萬噸國儲糧何去何從
截至今年4月29日的最近一批,六批糧食國儲計劃累計起來將整整收儲5975萬噸糧食,其中包括大豆725萬噸,玉米3000萬噸,稻谷2250萬噸。這6000萬噸的收儲計劃在惠及上游農民利益的同時,卻使得眾多的加工企業和貿易商幾乎失去了利潤空間,叫苦不迭。據悉,由于成本高企,東北地區以國產大豆為原料的油脂企業幾乎全部處于停產狀態,而東北、華北的玉米深加工企業也都只能勉強維持。
另一個問題是,這些糧食將何去何從。如今,中國成為糧食價格高地,逐利本性使得進口糧食涌至國內。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糧食進口量大幅增長,進口糧食(包括谷物及谷物粉、豆類、淀粉塊莖及薯類)120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33.7%;同期我國出口糧食82.5萬噸,下降47.8%。這6000萬噸糧食的順價銷售幾乎是不可完成任務。6000萬噸糧食若成為“陳化糧”損失更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