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糧蛋白和纖維水平對仔豬生產性能和健康狀況的影響
來源: 作者: 時間: 2010-11-10
為了研究日糧蛋白和纖維水平間的相互作用對仔豬生產性能和健康狀況的影響,96只35日齡仔豬(9.11±0.60kg BW)被分成32圈,每圈3頭;試驗共設4個日糧處理,試驗期21d。4種日糧處理采用2×2因子設計(稻谷、乳制品、豆粕),共設2個粗蛋白水平(15.4%,19.4%)和2個粗纖維水平(DF;低纖維(LF)5.3%NDF;高纖維(HF)7.15%NDF)。高纖維日糧在基礎日糧的基礎上添加40g/kg的小麥麩和20g/kg甜菜堿。每周收集仔豬糞便用于觀察微生物情況并且對糞便進行評分1(稀)~4(干硬)。試驗結束前1d,每圈選擇1只仔豬用于血液分析,屠宰后稱量腸道重(包括內容物)并且觀察直腸形態學。飼喂高纖維日糧的仔豬平均日增重 (390g vs.457g;P≤0.001) 和大腸重較高(4.4%vs.5.4%;P≤0.05)。這與較高的短鏈脂肪酸(特別是乙酸和丁酸)濃度(P≤0.05)、較低的大腸桿菌數(7.77vs.6.86cfu/g;P≤0.05)和乳酸菌與大腸菌的比率增加(0.76vs.1.37;P≤0.05)比較一致。然而,粗蛋白的水平不改變生產性能,但是20%粗蛋白增加小腸(6.5vs.7.7)和大腸(3.8vs.4.3)的相對重量。20%粗蛋白日糧增加大腸杯狀細胞數量(4.6/100m vs.5.4/100m;P≤0.05)降低上皮內淋巴細胞數量(1.8/100m vs.1.3/100m;P≤0.05)。相對于健康狀況,增加粗纖維依賴于日糧粗蛋白含量。添加16%粗蛋白與粗纖維協同降低糞便評分并增加抗生素干擾,而20%粗蛋白日糧的影響相反。與飼喂16%粗蛋白組相比,20%粗蛋白日糧降低(P≤0.05)基因組圖譜密度。總之,粗蛋白主要影響胃腸道的重量和腸道屏障的完整性,而粗纖維提高生產性能并提升微生物區系和發酵的變化。
關鍵詞:日糧纖維;仔豬;蛋白;甜菜堿渣;小麥麩
關鍵詞:日糧纖維;仔豬;蛋白;甜菜堿渣;小麥麩
譯者/劉 冰 校者/霍艷軍
譯自/J.Anim Sci.2009,87:3569~3577.
原文作者/R.G.Hermes,F.Molist,M.Ywazaki,M.Nofrarías,A.Gomez de Segura,J.Gasa and J. F.Pérez
上一篇 | 櫻桃谷父母代種鴨喂料量管理與體重控制
一周熱點
- 2021-05-18上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增長,但是比去年同期減少25%
- 2021-05-18NOPA:4月份美國大豆壓榨量為436萬噸,低于預期
- 2021-05-182021年5月17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5-17玉米、豆粕價格高位盤整 下游飼料提價跟漲
- 2021-05-17關注:飼料企業上調價格背后的深層邏輯
- 2021-05-17交易所:截至5月12日,阿根廷大豆收獲完成70.6%
- 2021-05-17交易所:截至5月12日,阿根廷玉米收獲完成24.6%
- 2021-05-17韓國飼料協會從中糧集團買入6萬噸玉米,產地可選
- 2021-05-17NOPA壓榨報告前瞻:4月份大豆壓榨量預計環比降低5%以上
- 2021-05-17過去一周美國農業部累計報告對中國銷售510萬噸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