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2月20日,香港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一只雞的尸體樣本經測試后證實含有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12月21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提升禽流感應變級別至嚴重級別;國家質檢總局決定從12月21日起,暫停活禽供港21天。
一方面,禽流感或將對家禽養殖行業產生短期負面影響:(1)禽流感產生的恐慌心理將影響消費需求,影響程度將視疫情嚴重程度和社會輿論聚焦程度決定,目前這兩者尚未惡化到影響產業供需的程度。從極端案例看,2004年春和2005年秋疫情曾導致家禽需求下降50%-70%,價格下降30%。這一方面是疫情在全國大范圍散發蔓延,更重要是在03年非典后公眾對傳染性疾病恐慌加劇,當時可謂“談禽色變”,很多人雞肉雞蛋相關產品一律不吃,需求因而大幅下滑。此后雖然每年都會報告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但公眾重視程度呈現逐步淡化趨勢,對消費和價格的影響越來越小。
(2)冬季為禽流感高發期,從06年以來每年都有禽流感疫情報告,但以季節性散發為主,且程度越來越輕。根據官方通告和山東主產區部分家禽養殖企業反饋,目前尚未出現大規模禽流感爆發。農業部23日發布消息稱,目前中國內地禽流感疫情平穩,近期未接到禽流感疫情報告。因此,我們傾向于認為今年禽流感仍舊為季節性散發,不會大規模流行發作,對產業鏈條上中下游相關公司的盈利影響較小。
(3)邏輯推斷,短期禽苗和禽肉價格短期可能回落,但并未得到現實數據支持,目前雞價依然高企。2011年鄰近日本、韓國、越南都在今年都報告了禽流感案例,但對國內消費和價格并沒有顯著影響,國內雞肉價格依然處在較高水平,譬如山東地區肉毛雞價格仍然高達4.7-4.8元/斤,而近期雞苗價格回落至0.8-1元/羽主要是冬季養殖春節空欄因素導致,我們預計雞苗價格很快會迅速反彈。
總上所述,我們判斷香港禽流感對國內家禽養殖業影響有限,冬季正是家禽養殖淡季,低存欄使得影響進一步弱化,但仍需要對疫情發展進行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