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長期儲藏調制好的干草,可將其堆成大垛。垛草時要控制好干草含水量(含水量不能超過18%),要保證作業質量,否則會導致干草發霉、腐爛。
一、干草的堆垛
1垛址的選擇
堆垛干草的地方應具備以下條件:地勢平坦、高燥,不滲水,排水良好;運輸、取送方便;背風或垛寬邊與主風向垂直,以便于防火。
2垛底的準備
垛底要用木頭、樹枝、玉米秸稈等鋪平墊高,要高出地面40-50厘米,以減少干草的損失。垛底四周要挖一排水溝,溝深20-30厘米、溝底寬20厘米、溝口寬40厘米。
3堆垛要求
草垛要堅實、均勻,使受雨面積盡量減少,以防損失過多。堆垛前還要正確判斷草的含水量,這是防止草發霉、腐爛的關鍵。草的含水量可通過感官判斷來確定,具體判斷標準如下:①含水量在15%-16%時,用手搓揉成草束時沙沙響,并發出嚓嚓聲,但葉量豐富的低矮牧草不能發出嚓嚓聲。葉子干燥而卷曲,莖上的表皮用手幾乎不能剝下。這樣的草適于堆垛儲藏。②含水量在16%-18%時,揉搓成草束時沒有干裂響聲,僅會發出沙沙響聲,搓捻20-30轉后只有部分莖稈折斷,而另一部分仍很完整。葉子有時卷曲,折曲時能留下痕跡但折不斷。莖上的表皮幾乎不能剝下。這樣的草可以堆垛儲藏。③含水量在19%-20%時,握緊草束時不能產生清脆聲音,但粗莖的牧草有明顯干裂響聲。干草柔軟,容易捻成結實而柔韌的草辮,經多次反復折曲而不斷裂。在擰緊草辮時擠不出水來,但有潮濕感覺。這樣的草堆垛儲藏易發霉。④含水量在23%-25%時,用手搓揉成草束時沒有沙沙響聲,折曲草束時有水珠出現。手插入草里有涼的感覺。這樣的草不能堆垛儲藏。
4草垛大小
草垛應當盡量大些,以減少總損失。若人工堆垛,以3000-15000千克/垛為宜,機械垛草則可增至15000-30000千克/垛。
5垛的形狀
草垛一般有圓形和長形兩種。圓形垛直徑一般為45米、高66.5米,長形草垛一般長810米、寬4.55米、高66.5米。如果草垛長8米、寬4.5米、高6米,則全垛干草重約10噸。
6堆垛方法
堆垛時應當遵守下列規則:①長垛或圓垛的中間要比四周邊緣高一些,并且中間要用力踩實,四周邊緣要求整齊。②含水量較高的干草應當堆在垛基,過濕的干草或結塊成團的干草應挑出,不能堆垛。③若是采用干草隨運隨垛作業時,最好先運遠處的干草,再運近處的干草。④草垛的收頂應從垛全高的1/2(潮濕地區)或2/3(干旱地區)處開始。從垛底到開始收頂處應當逐漸放寬1米左右(每側加寬0.5米)。⑤1個草垛的堆集工作不能拖延或中斷幾天,最好在當天結束。在陽光強烈照射的中午和日落以后,不宜堆集豆科干草,以免干草葉子脫落或干草回潮。
7封頂
一般可用干燥的雜草或麥秸覆蓋頂部,并逐層鋪壓。草垛的頂部必須用草繩或泥土封壓堅固,以防大風的吹刮。
二、儲藏期管理
為了保證干草品質和避免損失,對草垛必須進行經常性的管理工作。在草垛的管理工作中應當注意下列問題:
1堆好垛后,初期尤其頭10-20天內,如發現垛形不正有漏縫,應及時修整。
2草垛應用木柵圍成圈,在垛四周挖溝,并注意做好“四防”(防畜、防火、防雨、防雪水)工作。
3干草堆垛后垛內溫度常可升到45-55℃,一旦超出此范圍就應及早采取措施進行散熱,否則垛內溫度繼續升高,嚴重時能發生自燃。
三、合理飼喂
儲藏的干草只有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其作用。使用干草時要遵循以下原則:當年用草與災期備草分別儲藏、保管和使用;用草時先取舊草、后取新草,先喂粗草、后喂細草,用舊草、粗草喂大畜,用新草、細草喂幼畜、改良畜、良種畜和母畜。這樣既能杜絕浪費,又能提高飼草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