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種公豬具備良好的繁殖體況,體質健壯、四肢結實、性欲旺盛、配種能力強、射精量大及精子活力強。嚴把引種關,加強對種公豬的飼養管理,嚴格控制采精頻率等是培養種公豬、提高其使用年限的幾個要點。筆者從公豬的引入、飼養管理、調教采精幾方面對公豬的飼養管理進行闡述。
一、嚴把引種關
(一)公豬健康是第一要素。
健康的公豬能提供量多、合格的精液。從生理角度看,繁殖需求在種豬個體生理需要中占有重要位置,一旦種公豬的健康受到影響,則會終止其繁殖需求,導致其配種欲望下降甚至消失。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還會導致公豬射精量下降,精子畸形率增加。另外,公豬健康還直接關系到種群健康,眾所周知,豬瘟、口蹄疫、藍耳病、偽狂犬、細小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通過公豬的精液傳播給母豬,導致其發病、帶毒或垂直傳染到下一代。在生產中,引種前可通過考察、化驗等手段來確保所引公豬的健康,并在平時做好公豬的防疫保健工作,有條件的豬場可單獨建立公豬站,和其它豬群分開飼養。
(二)所引公豬要符合品種品系特點。目前,養豬生產中廣泛應用的優良品種有大約克(Y)、長白(L)、杜洛克(D)及一些知名配套系。在選留種公豬時,要選具有本品種品系外貌特點,腹部大小中等、有7對以上分布均勻的乳頭,四肢健壯有力,睪丸左右對稱、大而明顯,陰囊緊縮而不下墜的種公豬,以利發揮該品種品系的優勢。
(三)后備公豬要符合種用特點。后備公豬應具有較為典型的品種、品系和雄性特征,前胸發達、腹部緊湊、體型良好、體質結實、肢蹄強健,睪丸發育良好、大小適宜、左右對稱,包皮無積尿,性欲旺盛,配種能力強,精液品質好,以利配種或采精。
二、科掌細致的飼養管理
(一)使用營養全面的全價飼料。按照公豬飼養標準,科學合理地配制日糧,每千克日糧含消化能>12.55”,粗蛋白>14%,鈣0.7%~0.8%,鈣磷比例1.5:1,另需注意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供給。對于全年均衡配種的公豬,日喂量以2.5~ 3.0公斤為宜,采精期間,每天再補喂l一2個雞蛋。對過肥的公豬,需減少淀粉喂量,加強運動。
同時,注意飼喂技術,精青飼料合理搭配,定時定量,日糧的容積不應過大,以免造成公豬草腹。
(二)開展精細的飼養管理。
公豬必須單圈飼養。每天不定時清掃豬舍幾次,注意豬體衛生,豬體被糞便沾染時需及時沖洗干凈。每天飼喂公豬三次,觀察其采食情況,做到有問題早發現、早處理。
保證公豬每天運動1次,每次40分鐘,做驅趕運動不少于l000米。因為適量運動是保證種公豬性欲旺盛必不可少的措施,不僅可維持種公豬正常的生理代謝、提高其精液的數量和質量,還可使其身體各部分均勻發展,提高其身體素質,防止各種肢蹄疾病及其他疾病的發生。
另外,每天最好用刷子刷拭公豬1次,以減少皮膚病和體表寄生蟲的發生。
在高溫、高濕季節,要注意豬舍的通風降溫,一般采用水簾降溫系統及給公豬沖涼等措施,盡量使豬舍氣溫降到30℃以下。公豬如遇發病,其病愈后1個月內的精液,不能使用。
(三)按國家對生豬疫病的防疫規定,結合當地常見多發疫病的情況,制定出種豬防疫程序,并按程序進行免疫。
豬瘟、豬口蹄疫、乙腦等疫苗,每半年注射1次;豬偽狂犬、豬細小病毒疫苗,每年注射4次:
體內寄生蟲每3個月驅1次,體外寄生蟲按需要進行防治,每季度抗生素投藥預防保健一次。豬場門口需設消毒池、消毒室,非工作人員不得入內,工作人員進入需換鞋、更衣、消毒。每周用消毒液對豬舍徹底消毒2次。
三、合理使用公豬
(一)掌握適宜的初配年齡。
根據年齡和體質合理地安排種公豬的使用,健康的后備種公豬一般至少8月齡后開始調教采精,需防止過早利用。目前,生產中所養的豬種絕大多數是引入品種,生長速度較快,在8月齡時能達到120公斤左右,但是性成熟較國內品種較晚,至少得到8月齡以上,一般需經過半個月左右的調教,在9~10月齡開始采精。
(二)制定合理的采精計劃。
合理的公豬配種計劃和使用強度,可避免過度配種而使公豬精液品質下降,甚至失去配種能力。在種公豬整個使用期內,8—12月齡的公豬每周采精一次:12~ 18月齡的公豬為青年階段,尚處繼續發育時期,每2周可配2~3次;18月齡以后為壯年階段,已發育完全,生殖機能旺盛,一般每周采精2次。
(三)規范采精操作。采精室臟、豬體不衛生、采精時不遵守操作規程是種公豬精液污染及感染生殖系統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采精過程必須清潔衛生、操作規范。
采精前,采精員的手及種豬腹下用2‰高錳酸鉀液洗凈,并擦干;采精結束后,需在公豬陰莖上涂抹及噴灑I‰的抗生素藥液,預防公豬副性腺感染和睪丸炎:當天采精工作完成后,需對采精室徹底沖洗消毒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