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疫苗使用不當 (如操作不正規、疫苗稀釋時佐劑量達不到、疫苗存放不當等),豬營養水平達不到要求,環境污染嚴重,應激因素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干擾等;致使豬群的免疫力不夠堅強,受到強毒感染后經常發生非典型豬瘟,且常并發豬鏈球菌、胸膜肺炎、喘氣病等并發癥狀,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損失。
1.發病特點:
溫和性豬瘟主要發生于經豬瘟疫苗免疫過的豬群,以經過l一2次疫苗免疫的豬群多發,發病后不表現豬瘟的臨床外觀癥狀(眼屎膿狀糊兩眼、高燒發抖腰弓起、皮膚指壓不褪色、先屙干屎后拉稀),病程長,可達2--3周,有的長達一月以上,患豬表現漸進性消瘦,仔豬死亡率高于大豬;
2.癥狀特點:
病豬主要表現消化道癥狀,在沒有繼發感染的情況下體溫一般正常,在38.5—39.5℃,采食量明顯下降,病程稍長者流口水,拉黃色稀糞,漸進性消瘦,后期衰竭死亡,一般情況很容易誤診成營養達不到要求或微量元素缺乏而延誤病情,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3.剖檢病變:
病變主要發生在胃和腎臟,胃粘膜大面積脫落、充血,腎臟不腫大,呈土黃色,腎表面有少量出血點,血液稀薄如水,流在地面上很少凝固,其它臟器病理變化不大。
4.診斷:
根據發病特點結合剖檢變化和疫苗注射情況,以及藥物治療不見好轉,應懷疑溫和性豬瘟。
5.治療措施:
由于溫和性豬瘟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友 病后一般采取下列綜合防制措施:
(1)緊急接種疫苗:
根據豬重大小、種用情況,選用適當的疫苗 和用量:一般10-5公斤小豬疫苗用重為15一20頭份/頭,疫苗佐劑量不少于5毫升;懷孕母豬控制在3頭份/頭,不能超量;空懷母豬5頭份/頭;按以上劑量立即采取緊急預防注射,要求一頭豬一個針頭,防止交叉感染;
(2)藥物輔助治療:
為防止繼發感染,促進病豬早日康復,飼料內可添加藥物如:土霉素原粉800--1000克/噸,連用4—5天;磺胺五甲氧嘧啶800—1000克/噸十安乃近原粉200克/噸+小蘇打800—1000克/噸混合抖料,連用5--7天;
(3)加強平時的消毒:
圈舍及周圍環境消毒兩天一次,根據本場環境的酸堿度選用合理有效的消毒藥;
(4)增強抵抗力,促進康復:
增強體質,減少應激,促進病豬康復,飼料中可適當增加動物性蛋白如魚粉、添加適量VC、復合多維;
通過采取以上綜合措施,一般7—10天后病情基本上可以得到控制,個別癥狀嚴重豬只沒有及時好轉者經一到二個療程的治療無效者應考慮作淘汰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