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飼養管理 » 正文

豬氣喘病的綜合防制技術

  作者: 來源: 日期:2012-08-09  

  豬氣喘病又稱為豬支原體性肺炎,是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以呼吸困難、咳嗽、氣喘為主要特征。近年來,隨著集約化、規模化養豬業的興起,異地引種增多,流通交易頻繁,加之飼養管理不善等原因,導致豬氣喘病時有發生,并出現了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流行特點,往往會給養豬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務必引起養殖者的高度重視,及時采取綜合性措施加以防控。

  1 病因與流行特點

  豬氣喘病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豬肺炎支原體僅對豬有致病性,不同年齡、性別和品種的豬均能感染,但以乳豬和斷奶豬易感性高,其次是懷孕后期和哺乳期的母豬,育肥豬發病較少,母豬和成年豬多呈慢性和隱性感染。

  病豬和帶菌豬是本病的傳染源,主要通過呼吸傳染,新發病豬場極易通過引種而發病。本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以冬春季節多見。在新疫區常呈暴發性流行,癥狀重,發病率和致死率均較高,多為急性經過;在老疫區常呈慢性經過,癥狀不明顯,致死率低。氣候驟變、寒冷陰濕、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不良、繼發感染等原因,可使病情加重,致死率增高。近年來,隨著規模化養豬業的興起,豬氣喘病呈現新的流行特點,現介紹如下:

  1.1 仔豬發病率增高,成年豬多呈隱性感染。以往不同日齡的豬均可感染發病,育肥豬隱性感染較少。現在仔豬發病率有增加趨勢,特別是在25~45日齡仔豬斷奶時期,由于分群、變換飼料和改變飼養環境等產生的應激反應,導致仔豬抗病力下降,容易發生該病,且發病率和死亡率較其他時期都高。目前豬氣喘病病原在一些豬場分布廣泛,成年豬大多呈隱性感染。

  1.2 規模場發病率增高,發病面積擴大。近年來,隨著規模化養豬業的發展,異地引種和流通頻繁,但在引種和流通交易過程中,由于檢疫把關不嚴,未嚴格按照檢疫規程實施產地檢疫和實驗室檢驗,不能準確識別出“病豬”,造成許多攜帶病原微生物的隱性感染豬帶菌異地傳播,導致該病在一些豬場大面積流行;同時,由于規模養殖場飼養密度較大,而飼養管理不善,發病情況遠遠高于散養戶。

  1.3 發病季節明顯,混合感染居多。冬春季節由于氣溫較低,許多養殖場為了保證豬舍溫度,而忽視了通風換氣,導致空氣質量下降,最容易誘發該病。近年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本病在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差的豬場最容易發生。如有的豬場防疫消毒不嚴格,導致養殖場環境污染嚴重,多種病原長期存在,豬群處于隱性感染狀態,一旦機體抵抗力下降,即可引起混合感染,造成多種疾病同時發生,從而加大了防治難度。

  2 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該病為豬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在臨床上以呼吸困難、咳嗽、氣喘為主要特征。豬支原體病原對肺臟有親嗜性,主要侵害豬的肺臟,導致肺臟病變部位呼吸功能喪失。

  2.1 臨床上可分為三種類型。該病潛伏期一般為11~16天,最短3~5天,最長可達1個月以上。根據病程的發展經過,在臨床上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2.1.1 急性型。主要見于新疫區和新感染的豬群。病豬常突然發作,精神萎靡不振,呼吸次數劇增,每分鐘達60~120次;呼吸困難,嚴重者張口喘氣,有明顯的腹式呼吸;咳嗽次數少而低沉,有時也會發生痙攣性陣咳。體溫一般正常,如有繼發感染則可升到40度以上。病程一般為7~14天,病死率較高。

  2.1.2 慢性型。多見于老疫區的架子豬、育肥豬和后備母豬。主要癥狀為咳嗽,初期為短而少的干咳,久而久之變為連續痙攣性咳嗽,尤以早晨、夜間、運動、進食后或氣溫驟變時多見;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呼吸次數增加,有腹式呼吸,且這些癥狀隨飼養條件和氣候變化時重時輕;病豬常流少量鼻液,食欲一般良好,體溫正常,表現消瘦,病程可達2~3個月,甚至半年以上。

  2.1.3 隱性型。常見于老疫區。不表現任何癥狀,偶見咳嗽和氣喘,全身狀況良好,生長發育幾乎正常,但以X射線檢查剖解時,可見到肺炎病灶。

  2.2 病理變化特征。豬支原體病原主要侵害豬的肺臟。急性死亡病例,肺臟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和氣腫。病程較長者,肺心葉、尖葉、中間葉及膈葉前下緣呈對稱性淡紅色或灰紅色的“胰變”或“蝦肉樣變”,病變部界線清楚,切面多汁,組織致密,可從小支氣管擠出灰白色、渾濁、粘稠的液體。肺門和縱膈淋巴結顯著腫脹,呈灰白色,切面濕潤,淋巴組織呈彌漫性增生。若繼發感染,可引起肺部的纖維素性、化膿性或壞死性病變。

  2.3 診斷。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特征可作出診斷,但應注意與豬流感、豬肺疫、豬肺絲蟲等病相區別。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