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豬傳染病的形勢非常嚴峻,免疫接種是防治豬傳染病發生的關鍵措施,疫苗免疫接種是控制豬傳染性疾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在豬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中,由于沒有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和預防,因而免疫預防顯得更為重要。隨著我國養豬業的長足發展,疫苗使用越來越受到養豬戶的重視。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豬只個體差異、疫苗種類不同、接種方法不同、環境差異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會造成免疫失敗甚至豬只死亡等現象的發生,下面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
1免疫失敗及其原因分析
免疫應答是一種生物學過程,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接種疫苗的動物群體中,不同個體的免疫應答程度都有差異,有的強一些,有的較弱,免疫應答的強弱或水平高低呈正態分布,而絕大多數動物在接種疫苗后都能產生較強的免疫應答,但因個體差異,會有少數動物應答能力差,因而在有強毒感染時,不能抵抗攻擊發病。如果群體抵抗力強,則不會發生流行;如果群體抵抗力弱,則會發生較大的疾病流行。免疫失敗與下列因素有關:
1.1遺傳因素 動物機體對接種抗原免疫應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遺傳控制的,因此不同品種,甚至同一品種不同個體的動物,對同一種抗原的免疫反應強弱也有差異。
1.2營養狀現 動物的營養狀況也是影響免疫應答的因素之一。維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缺乏都會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例如維生素A缺乏會導致淋巴器官的萎縮,影響淋巴細胞的分化、增殖、受體表達與活化,導致機體的T淋巴細胞、自然殺傷細胞數量減少.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下降,B淋巴細胞的抗體產生能力下降,因而營養狀況是免疫防治中不可忽視的因素。
1.3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包括生長環境的溫度、濕度、通風狀況、環境衛生及消毒等。
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經、體液和內分泌的調節。如果環境過冷、過熱、濕度過大、通風不良都會使動物出現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導致動物對抗原的免疫應答能力下降,接種疫苗后不能取得相應的免疫效果,表現為抗體水平低,細胞免疫應答減弱。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做得好,可減少或杜絕強毒感染的機會,使動物安全度過接種疫苗后的誘導期。
只要環境搞得好,就大大減少動物發病的機會,即使抗體水平不高也能得到保護;如果環境差,環境中有大量的病原,抗體水平較高動物群體,也存在著被感染的可能;而且多次免疫雖然能使抗體水平很高,但并不是疾病防治要達到的目標。
1.4疫苗方面 疫苗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武器,凡接種動物后能產生自動免疫和預防疾病的一類生物制品均稱為疫苗,包含細菌性疫苗、(www.powerpigs.net)病毒性疫苗和寄生蟲性疫苗等,疫苗的種類不同,因此,動物的特異性免疫力與疫苗有直接關系。
A、疫苗的質量:疫苗質量是免疫成敗的關鍵因素。弱毒苗接種后在體內有個繁殖過程。因而接種的疫苗中必須含有足夠量的有活力的抗原,否則會影響免疫效果。滅火疫苗接種后沒有繁殖過程,因而必須有足夠的抗原量作保證,才能刺激機體產生堅實的免疫力。
B、疫苗的保存與運輸:疫苗的保存與運輸是免疫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保存與運輸不當會使疫苗質量下降、甚至失效。所以疫苗均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保存與運輸。
C、疫苗的使用:在疫苗的使用過程中,有很多因素影響免疫效果,例如疫苗的稀釋方法、水質、稀釋所用的器皿、霧粒大小、接種途徑、免疫程序等都是影響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各環節都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D、疫苗的安全性問題:在減毒疫苗可能會出現返強現象,或引發免疫缺陷個體嚴重疾病,或產生對病毒抗原或雞蛋抗原成分的超敏反應,或導致持續感染。而滅活疫苗則可能會出現滅活不徹底、酵母及其產物污染、病毒污染、內毒素污染等。
1.5疾病對免疫的影響 有些疾病可能引起免疫抑制,從而嚴重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譬如豬群感染了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毒、圓環病毒等都會影響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甚至導致免疫失敗。另外,免疫缺陷病、中毒病、一些寄生蟲病等對疫苗的免疫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1.6母源抗體 母源抗體的被動免疫對新生動物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對疫苗的接種也帶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弱毒苗在免疫動物時,如果動物存在較高水平的母源抗體,會極大地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所以,在安排免疫程序時,嚴格來講需測定仔豬的母源抗體來確定首免日齡。
1.7病原微生物之間的干擾作用 同時免疫兩種或多種弱毒苗往往會產生干擾現象,例如豬瘟疫苗與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疫苗之間的互相干擾作用。干擾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
一是兩種病毒感染的受體相似或相同,產生競爭作用;二是病毒感染細胞后產生干擾素,影響另一個病毒的復制。
總之,造成免疫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出現問題時應全面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找出其真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