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氣忽冷忽熱,受天氣影響,我市部分地區出現豬疑似偽狂犬病例,哺乳仔豬出現神經癥狀、嘔吐、口吐白沫,甚至死亡;保育仔豬、育肥豬高熱、喘氣、腹瀉,部分出現明顯神經癥狀、嘔吐;母豬減食、流產。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采集病料送有關部門進行了檢測,經有關部門檢測,診斷為偽狂犬病,合并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和細菌病感染。偽狂犬病不是人畜共患病,可在動物之間傳播,對養殖業有一定危害。目前,由于發病原因復雜,為防止疫情蔓延,建議采取以下措施加強防控。
一是加強飼養管理。保證日糧質量,增加機體抗病力。嚴禁添加霉變或來源可疑的飼料或飼料原料。合理調整飼養密度,保持圈舍通風透氣,做好防蚊滅蠅、滅鼠等工作,減少不良應激因素。
二是做好免疫預防。在做好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強制免疫的基礎上,重點將豬偽狂犬病、圓環病毒病、普通型藍耳病、副豬嗜血桿菌病列入免疫程序,并定期進行免疫抗體檢測,確保免疫效果。
三是加強衛生消毒。搞好豬場周圍環境衛生,定期對豬舍內外進行消毒,尤其要做好外來人員及車輛的消毒,殺滅一切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消毒時,應注意保證消毒液的有效濃度,并輪換使用。
四是堅持自繁自養。養殖戶應堅持自繁自養,近期最好不要到市外引種,確需引種的,必須在相對較安全的區域引種,引種后隔離兩周以上,并對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進行檢測,經檢疫合格,確認健康后方可混群飼養。
五是做好病死豬處理。對病死豬嚴格按照“四不準一處理”(不宰殺、不食用、不轉運、不銷售、進行無害化處理)的規定進行處理。嚴禁飼喂其他動物,同時對病死豬污染的環境徹底消毒,防止疫病擴散蔓延。
六是及早進行診斷。針對當前豬病復雜、混合感染、治療困難的現象,建議廣大養殖場戶發現病豬盡早隔離、確診,開展針對性治療,減少經濟損失。
七是做好疫情報告。鎮辦農業服務中心應做好疫情普查,發現可疑病例應及時上報,并指導養殖場戶做好隔離消毒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