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偽狂犬病容易導致母豬流產、死胎、木乃伊、返情比例高;公畜睪丸炎、喪失種用能力;新生仔豬和斷奶仔豬大量死亡;肥豬增重減慢等。當前在規模化豬場時有發生,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1 發病情況
3月5日,公主嶺市范家屯鎮的某養豬場開始出現2頭母豬流產、死胎等癥狀,到3月15日,該豬場共有6頭種母豬先后發病,產出的仔豬出生后不久,相續出現黃白瀉痢,嘔吐,運動失調,部分仔豬在發病后期皮膚發紫,死亡率極高。
3月20日哺乳仔豬死亡33頭。豬場技術員用頭孢類藥物配合干擾素無效,于3月22日來公主嶺市王氏康達畜禽疾病診治中心就診。
2 臨床癥狀
發病仔豬被毛亂,閉目昏睡,有的排含凝乳小片的腥臭黃色漿狀稀糞,有的排乳白色、灰白色漿糊樣有特殊腥臭味糞便,有的病例出現嘔吐、不能吮乳,有的口角流出大量泡沫或唾液,站立不穩或癱軟,顫抖或倒臥,極個別仔豬盲目行走或轉圈,頭向后仰,四肢劃動。最后體溫下降,發病后3d左右死亡。
3 病理變化
病死豬大部分血液凝固不良,呈紫黑色;頸、腹部皮下水腫;腸道膨脹,有的含有大量黃色漿狀內容物,有的呈水樣或泡沫樣;全身淋巴結出血、腫大,切面紅白相間,有的為紫黑色;肺臟肉變、水腫,充滿泡沫;病程長的肝、脾表面有大量針尖狀白色小壞死點或結節;腎臟呈灰黃色或褐色,表面有彌漫性針尖狀出血點;心肌有針尖狀出血點;部分腦充血、出血、積液。
4 實驗室檢驗
無菌取病死仔豬心、肝、脾,接種于普通瓊脂培養,革蘭氏染色,鏡檢,發現兩端鈍圓的短小陰性桿菌;采集發病仔豬血清25份,用偽狂犬病ELISA方法進行檢測,80%為陽性。
由發病特點、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等診斷,確診為仔豬黃白痢與偽狂犬混感。
5 防治措施
5.1 隔離并撲殺病豬,對病重仔豬立即進行集中焚燒深埋,用百毒消消毒液對全場環境、豬舍、用具及排泄物進行徹底消毒。
5.2 緊急接種,對所有正常仔豬用偽狂犬弱毒疫苗0.5頭份/頭,肌注免疫;對發病仔豬1頭份/頭,肌注免疫。同時,配合轉因子新必妥。3d后,用河南正好獸藥廠的諾康0.2mL/kg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2d。
5.3 新生仔豬2日齡時用偽狂犬弱毒疫苗滴鼻免疫,劑量為0.5頭份/頭。
5.4種豬用偽狂犬弱毒苗進行緊急免疫,劑量為2頭份/頭。同時,配合轉因子新必妥。
通過采取以上綜合防治措施,15 d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該豬場疫情逐漸趨于穩定,再未出現死亡,共發病哺乳仔豬325頭,淘汰、死亡112頭。
6 小結
6.1 對本場立即進行徹底消毒防疫措施,對病死豬進行深埋,病重者立即淘汰,才能從根本上撲滅疫情。
6.2偽狂犬病流行的地區或豬場,要做到母豬的免疫接種和抗體監測相結合,利用抗體監測指導預防接種和分析掌握豬場的病毒活動情況,有利于控制豬偽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