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黃痢與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腸道傳染病,常造成仔豬全窩死亡或發育不良形成僵豬,嚴重影響養豬經濟效益。現結合基層多年的獸醫臨床實踐經驗,將仔豬黃痢與白痢的防制方法介紹如下。
1 流行特征及癥狀
仔豬黃痢與白痢的發病與飼養管理及豬舍衛生狀況關系很大,在冬、春季節氣溫劇變,陰雨潮濕,保暖不良,母乳品質差,母豬飼料突然變換,以及其他應激因素都會誘發該病。
1.1仔豬黃痢又稱新生仔豬大腸桿菌病或早發性大腸桿菌病。主要感染出生后l周內仔豬,最早的可在出生后數小時發病,但以l—7日齡最為常見,l周齡后很少發生;同窩仔豬發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可達90%—100%,有時存活仔豬也成為“僵豬”而被淘汰。不同窩之間仔豬發病與否差異很大,頭胎分娩所產仔豬發病嚴重,后隨胎次的增加,母豬年齡增大,其仔豬發病情況將逐漸減輕。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在寒冷季節發病率較高。圈欄潮濕、衛生條件不良時發病率增加。傳染源主要是帶菌母豬,由糞便排菌散布于外界,污染母豬乳頭、皮膚和周圍環境、用具,造成仔豬感染。
仔豬黃痢的臨床癥狀常表現為新生仔豬突然發病,出生時體況正常,多在12小時左右突然有1—2頭仔豬全身衰竭,很快死亡,同窩仔豬同時發病,死亡率很高,而母豬健康無異常。仔豬腹瀉,排出黃色或灰黃色水樣稀糞,常含有小氣泡或凝乳塊,有腥臭味。病豬迅速消瘦,脫水,精神沉郁,常臥于母豬身旁或產床一角昏迷而死亡。發病率一般隨日齡的增加而逐漸降低。
1.2仔豬白痢又稱遲發性仔豬大腸桿菌病。發生于10~30日齡仔豬,以10~20日齡較多見,1月齡以上仔豬很少發生,一般發病率為50%,病死率較低。同窩哺乳仔豬在短期內相繼發病,排白色漿糊樣稀糞,發病數量不等,并有反復現象,病豬體溫不高。
2防制措施
2.1預防與定期消毒
2. 1.1免疫接種:在母豬產前21天注射大腸桿菌K88 - LTB雙價基因工程苗或K88. K99.987 LTB多價基因工程苗1次,臨產產1周再注射1次。基因工程苗嚴格按使用說明保存、運輸和使用。
2.1.2定期消毒:除了加強飼養管理,保持產房、母豬乳房清潔衛生和豬圈衛生外,圈舍必需定期消毒,特別是母豬臨產和產后,最好每天消毒2次,消毒藥品交叉使用。對病死豬和污物嚴格無害化處理,不能亂丟棄。
2.1.3盡快吃到初乳:仔豬出生后應盡快擦干羊水和污物,讓其立即吃到初乳,使仔豬迅速獲得母源抗體。仔豬出生3天內,于每次吃初乳前周0.1%高錳酸鉀消毒并擦凈母豬乳頭后,才讓仔豬吃奶。同時產床要干燥、無賊風,做好仔豬的保暖防寒。產房溫度應保持在20~25℃,保暖箱中溫度應保持在28~30℃。
2.1.4藥物預防:母豬產后當天各注射長效抗菌藥物1次。也可用青霉素800萬IU混合鏈霉素200萬IU注射,每天2次,連續用藥3天。也可給初生仔豬在未吃初乳前灌服抗菌藥物,如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并根據情況在以后2~3天內連續灌服,每天2次。還可在初生仔豬未吃初乳前,灌服益生素微生態制劑,但此類藥物不能與抗菌藥物同時使用。注意補充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仔豬患黃痢時往往是先有一兩頭仔豬突然發病急速死亡,然后全窩發病死亡,所以應在發現有一兩頭仔豬發病死亡時,立即對尚未發病的同窩仔豬用藥物預防性注射數次,以減少發病。
2.1.5保健藥物預防:在母豬臨產l周和產后l周,每天用“母仔康”200g與飼料同時飼喂母豬,能取得較好效果。仔豬7日齡開始用優質乳豬顆粒料引誘其盡早開食吃料。
2.1.6補鐵、補硒:在哺乳仔豬3~7日齡時,用“富鐵力”補鐵、補硒,一般每頭肌注lmL即可,或注射牲血素lmL/頭。
2.1.7堅持自繁自養:盡量做到自繁自養、全進全出,嚴防因引種帶人致病性大腸桿菌而引起該病的爆發。
2.2治療方法仔豬黃痢與白痢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抗菌、收斂、止瀉、調理脾胃、助消化。由于大腸桿菌容易產生耐藥性,在治療時首先可做藥敏試驗,然后交叉用藥,可取得較好療效。
2. 2.1 發病初期:發病初期可用新霉素、環丙沙星、氟哌酸0.15~0.25 g,或慶大霉素4萬~8萬IU,每天灌服2~3次,連續3~4天。應用抗豬大腸桿菌雞蛋黃液或蛋黃粉治療也有較好療效。應特別提醒,對仔豬黃痢與白痢的治療,經口服遠比注射的治萬方數據療效果要好,但仔豬已發生大腸桿菌全身性感染時,應配合上述幾種藥物進行注射。在用抗菌藥物治療病情轉好后,可改用微生態制劑灌服或拌料7~10天,以幫助仔豬建立正常菌群,防止該病的復發,并可增強抗病能力,提高生長發育速度。
2. 2.2發病中期:用土霉素2g+冷開水100mL喂服,按2mL/kg體重,每天2次;按0.1mL/kg體重同時補充液鹽(冷開水1000mL+KCl l.5 g+碳酸氫鈉2.5g+NaCl 3.5g+C6H12O6 20g)按每頭每天10~20mL,分2次補給。或用大蒜100g沖碎加500白酒100mL浸泡3~5日,過濾取汁液,按1 mL+冷開水4mL,每天2~3次,每次3—5mL喂服。或用中藥白頭翁2份、龍膽草1份,混勻,每天1次,每次3g兌水喂服。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腹腔注射l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頭,可大大提高療效,縮短療程,防止仔豬脫水,降低仔豬死亡率。
2.3其它防制措施仔豬黃痢與白痢的發生有時與其它腸道疾病混合感染。因此,平時還應做好以下防制措施。
2. 3.1豬瘟的免疫接種:對母豬做好豬瘟免疫接種,一般采用春、秋兩季預防接種。
2. 3.2定期驅蟲:母豬在空懷或臨產30天左右,用阿維菌素5g/30kg體重,間隔7天再驅蟲1次,效果較好。
2. 3.3防止母豬無乳癥:對母豬產后無乳,可注射催產素,一般每頭40IU,每天2次即可。
2.3.4選擇優質的飼料:不論對母豬或乳豬,都應選擇優質的飼料,以增強母豬的抗病能力和提高乳汁質量,可減少仔豬黃痢與白痢的發病率,從而提高養豬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