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難養,豬錢難賺”是目前集約化養豬生產相當普遍的反映。 豬難養到底難在什么地方?
養豬的人說有三難: 一是難在豬容易生病。疫苗預防、給藥、打針治療,但死亡率還是很高。
二是難在不明因素影響,很難找到相應對策。但是養豬人面對這種嚴重降低養豬生產效率和生產效益的不利局面,總還是希望有“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未來。希望何在,希望能變成現實嗎?
三是難在解決環保問題,技術、資金投入力不從心。養豬生產過程中不可能避免要產生臭氣對空氣造成污染和排泄糞尿對環境水質及局部環境造成污染,豬養得越多,污染越嚴重。在人口稠密的地方養豬,確有豬多為患之勢。面對環境保護的巨大壓力,養豬人真不知該何去何從。看來,目前養豬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已把現代化集約養豬生產推到了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不過也應該看到,不管養豬難度有多大,消費者還是要吃豬肉的,市場上豬肉供應短時間減少,馬上會形成供求緊張局面。可見,豬再難養還得養,面對集約化養豬生產的嚴峻現實,養豬人應認真思考,尋找出路。養豬研究更應該承擔起迎接挑戰的重任。
認真分析、總結集約化養豬生產現狀不難看到,目前養豬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實際上是傳統養豬觀念不適應現代養豬生產的結果。集約化養豬不同于傳統養豬,不是簡單的豬養多養少的不同,解決養豬生產中遇到的問題的思維方式也不同。現代養豬生產是利用大自然力量的新的農業生產。新生產應該有新觀念、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傳統養豬主要以感性和經驗指導養豬,飼養數量少、密度小、效率低。在這樣一種環境中產生的感性認識和經驗是極其有限的,很難適應現代養豬及其發展。因此,破除傳統養豬觀念,樹立新的養豬新理念才是目前養豬生產擺脫困境,繼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養豬生產,到底問題出在哪里?什么樣的認識、觀念又不對?我們不妨以養豬用水為例作一番探討。水一般不受重視,而且普遍認為水只有干凈與不干凈之分,沒有質量好、壞之別。養豬人知道養豬需要水,但能說清楚養豬需要水的道理的人則是少之又少。更說不清楚水與豬難養的關系。豬體內70~80%以上是水,其中,80%以上的水在細胞內。營養物質消化、吸收、轉運、代謝,體內廢物排泄都離不開水,特別是像豬這樣的動物,飲水太少,代謝產生的含氮產物尿等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輕則降低生產性能,重則引起尿毒癥。僅此可知水對豬的重要程度。
就目前科學對水的認識而言,動物體內的水還有更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參與體內生命過程的水,不能只看成是一種無關緊要的液體,也不能只看成是一種不含有害微生物或不含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水。水必須是本來意義上的水,沒有被氧化的水。氧化水可能使動物生百病,引起千禍。氧化水真有如此嚴重嗎?研究表明,處于氧化狀態的水和正常自然狀態的水,在體內作為代謝、轉運物質的介質特性不同,體現的生物學作用也不相同。處于氧化狀態的水,嚴重影響體內細胞、器官、組織的生理功能和生物學特性。細胞在氧化水環境中生存,由于這種水溶液的電位低于細胞膜質的電位,水的分子團增大,使水通過細胞膜的難度增大,自然使進、出細胞膜的營養物質和非營養物質受到阻礙,從而表現出細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細胞的新陳代謝強度降低,生命活力降低。由于細胞功能受限制,體內有免疫功能的細胞、白血球等,其防衛功能、吞噬作用、抑菌殺菌作用都減弱。機體組織、器官在低生命活力細胞的影響下,生理功能顯著衰退,免疫系統機能下降,抗病能力減弱。
可見豬飲用氧化水,怎么能多吃、快長、不生病呢?飼養效果怎么會好呢?豬只健康又怎么能保證呢?有道是“病從口入”,“人吃五谷雜糧生百病”。看來,豬吃了“水”也生百病,而且一點不假。此與一般人只相信飲用了不干凈的水(即含有病原生微生物的水)才會生病,豬飲水不會生病形成鮮明對照。用這種主客觀認識不統一的理念指導集約化養豬生產用水怎么能保證不出問題呢?水是如此,一切經過口腔進入動物體內的物質,只要不符合正常生命過程需要,即使不含病原微生物,看似干凈衛生的物質,都會產生類似的結果。不管怎么說,要養好豬,還是從最容易做的開始,遠離氧化水,盡量做到遠離豬體內正常生命過程不需要的物質,還豬吃的飼料和水的本來面目,才是繼續發展養豬之所為。也是生產無公害豬肉,發展綠色養殖的必由之路。
氧化水從何而來呢?主要來源可以總結為兩個方面:一個高能耗的用水工業生產,如電解工業,高溫高壓用水工業等,可能使水的氫原子失去電子被氧化,水看起來沒有任何污染,最后排放到環境中使局部自然水體變成了氧化水。這種水滲透到地下也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降低作飲用水的質量。二是生態自然環境經人為作用或地球物理化學變化造成水體營養富積,長時間高強度的化學、微生物學變化使生態循環失去自然平衡,造成水體嚴重氧化,最后變成魚等水生動物都無法生存的死水。這種情況在人類生產活動中也存在,如長期集約化養殖動物,動物排泄物(主要是糞、尿)、死亡動物,廢棄飼草飼料等按簡單方法處理,這些有機物質在飼養場的地下或地上局部區域很容易造成富營養水,經過日積月累的化學、微生物學變化,水逐漸被氧化,局部地下水的飲用質量降低。
怎樣避免氧化水的影響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選用地表水作豬場飲用水源,應該選擇遠離人類生產、生活密集區的優質水源,符合飲用水要求,水的氧化程度低,常年流動性好,水體環境為貧營養的水元。酸性水源(一般氧化程度都比較高)和過于堿性(PH值大于8)的水源均不是和選作為豬的飲用水。選用豬場附近的地下水作豬場飲用水源,必須考慮地表水滲透力不能達到的水層的地下水。井深最好在60~100米以上比較好,也比較可靠。利用專門設備對現有水源實施還原處理,生產負離子水供豬飲用,水的PH值最好不要低于7,也不要高于8。確認氧化程度比較高的水,不要用作飲用水,可用于清洗豬欄和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