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飼養管理 » 正文

冬季常發豬病的病因及應對措施

  作者: 來源: 日期:2012-10-15  

  今年冬季對于養豬業來說,病毒病及呼吸道病還將會發生,要想有效地控制疫病的發生,就要從消除病原、改善環境、提高飼養管理等方面入手,多管齊下。

  環境調控

  冬季區別于其他季節的管理要點主要是保溫、通風問題。各豬場應重視硬件建設和設施投入,有保持舍溫的條件,采用暖氣或熱火爐,還要有局部保溫設施,如紅外線保溫燈或加熱板,防止子豬扎堆。在保證舍溫的同時,還要有適合冬季使用的排風系統,及時排除舍內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搞好衛生,糞尿及時清理,舍內保持干燥,減少溫差造成的應激,按時消毒,降低空氣中病原體或粉塵的密度,以減少感染機會。

  加強飼養管理

  做好生物安全體系建設,防止疾病傳入,加強消毒減少場內病原微生物的數量,爭取全進全出制度;為豬群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尤其乳豬斷奶前后給予高營養水平適口性好的飼料,提高斷奶子豬的采食量,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發病率。減少去勢、斷奶、轉群、換料、疫苗注射等應激因素的負面影響。

  自繁自養的原則

  確實需要引種,應事先做好疫情調查,防止購入病豬和隱性感染豬。種豬到場后,隔離飼養40天~2個月,并按程序進行免疫接種、預防性投藥,讓其產生適應本場微生物群的抗體,確定無疫病后方可混群飼養。

  做好各類疫苗的免疫預防工作

  根據本場病原存在情況做好免疫接種工作。

  在冬季到來之前,做好種豬群的免疫工作:如口蹄疫、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豬瘟、偽狂犬、藍耳病等的預防接種,并做好驅蟲工作。

  母豬免疫:產前應按計劃做好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二聯苗、偽狂犬等疫苗的注射工作,使母豬處于較高的免疫水平。

  子豬免疫:對于藍耳病的免疫爭議較大,建議15日齡用藍耳病弱毒苗。

  藥物預防

  哺乳子豬3日齡、7日齡、21日齡各注射一次龍米先,或氟樂欣0.5毫升、0.5毫升、1毫升,對預防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母豬分娩前后各1周,飼料中添加保健預防藥物,一方面預防母豬產后感染,另一方面可減少病原菌的母子傳播。子豬斷奶后、轉群前后的一周,添加抗生素,生長豬5周齡~18周齡根據情況可隔一周或兩周脈沖式給藥,種豬群、后備群每月預防投藥一次。藥物使用,根據本場病原敏感情況選擇莫維欣,妙立素、維安、中威氟特等交替配合使用。

  母豬分娩前后連用各7天:80%妙立素125克+莫威欣800克+銀翹散每噸1千克,或80%妙立素125克+威普健800克+銀翹散每噸1千克。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