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飼養管理 » 正文

豬秋季常發五種病的防治技術

  作者: 來源: 日期:2012-10-25  

  秋季雖不再像盛夏那樣炎熱,但這個季節養豬,發病的誘因很多。加上這幾年,豬病流行又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給養豬戶帶來很多麻煩。下面就這個季節豬的五種常見病防治問題,給養豬戶作一重點介紹。

  (一)流感 一般養豬戶認為,豬得了流感只是小病,用不著大驚小怪,大不了一兩針安乃近,問題全解決了。實際上,豬得了流感以后,往往成為“百病之源”,特別是體溫升高、咳嗽等癥狀,會成為許多大的疫病的先兆或誘因,如不及時控制,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發現后,一般選用復方氨基比林、安乃近等配合適當抗菌素,降溫并防止繼發感染。中藥銀翹散也有良效。

  (二)豬鏈球菌病 該病繼發混合感染多。常在豬患感冒后繼發。急性病豬體溫升高到41℃以上,減食或停食,結膜潮紅,流鼻涕。部分病豬發生關節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現出共濟失調、空口磨牙等神經癥狀;有的頸背等處皮膚廣泛充血或有出血斑。8周齡內仔豬常于2天內死亡。慢性病豬常在頭、胸、腹和股內皮膚等處出現圓形淺玫瑰色硬幣樣大丘疹,后覆蓋褐色痂皮。混合感染豬瘟時,患豬流漿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內側有紫紅色或藍紫色出血點、出血斑。病公豬可見包皮內積尿,擠壓流出白色、混濁、惡臭的液體。病豬先便秘后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后期呼吸困難,常于1~3天內死亡。 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用法混亂,豬鏈球菌已對多種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給臨床治療增加了不小的難度。但如肌注強效阿莫西林每千克體重15毫克,2.5%恩諾沙星注射液每千克體重2.5毫克,每天1次,連用3天,病情會得到有效控制。

  (三)豬瘟 非典型化占主流。不要總認為,豬打了疫苗就萬事大吉了。疫苗質量不佳、免疫程序不合理、注射劑量不足或操作不規范,即便是打了豬瘟疫苗照樣也發瘟。不過,近年來臨床上見到的豬瘟,溫和型、非典型化占據主流,往日豬瘟的些許典型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已沒了蹤影。因此,誤診現象十分普遍。一般地,如果沒給母豬打過豬瘟疫苗(單聯苗、二聯苗或三聯苗),哺乳期仔豬很可能就發生無名高熱,便秘,皮膚發紺,喝臟水,食欲時好時壞,后期下痢。母豬打過豬瘟疫苗時,沒斷奶的仔豬不會發生豬瘟;如果仔豬出生后6周以內打疫苗,反倒因母源抗體干擾,造成免疫失敗,待長到小豬、架子豬、肥育豬時,就有可能發生非典型豬瘟。因為對豬瘟沒有特效治療藥物,所以惟一的辦法是以毒攻毒:以大于平時預防量10倍以上的豬瘟疫苗注射,刺激肌體產生干擾素,干擾豬瘟病毒復制,使其產生免疫力。豬瘟常發地區實行超前免疫:即初生仔豬吮初乳之前注射疫苗1頭份,3小時后再哺乳;雙月齡時二免:50~60天注射疫苗4頭份,即可終身獲得堅強免疫力。

  (四)附紅細胞體病 “紅皮”是特征。其典型臨床癥狀表現為母豬生產性能下降,仔豬體質變差,貧血,腸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豬病初精神萎頓,體溫升高到39.5~42℃,顫抖轉圈或不愿站立,離群臥地,出現便秘或拉稀。病豬耳、頸下、胸前、腹下、四肢內側等部位皮膚紅紫,指壓不褪色,成為“紅皮豬”。 治療該病的藥物很多,但真正有特效的卻不多。可用血蟲凈(貝尼爾)、咪唑苯脲、新胂凡納明配合四環素、土霉素治療。

  (五)母豬弓形體病 豬病初體溫升高到40.5~41.9℃,精神沉郁,不愿站立或走動,食欲逐漸減退、最后廢絕。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偶爾咳嗽、嘔吐,流少量鼻液。腹股溝淋巴結明顯增大,身體下部及耳部出現瘀血斑或大面積暗紫色斑,病程10~15天。懷孕母豬流產、早產、產死胎多或產下虛弱仔豬。新生哺乳仔豬拒絕哺乳,蜷伏于一隅,不能站立行走,趴在地上;呼吸困難(犬坐呼吸),兩耳、鼻端、四肢下部和尾巴發紺(呈紫紅色瘀血),糞便表面有一層白色黏膜。病的后期體溫降至35.3~37.8℃,數小時后即衰竭死亡。防治措施:豬飼料中添加磺胺間甲氧嘧啶鈉(粉劑)250克/噸料和乳酸甲氧芐氨嘧啶(水溶性TMP粉)50克/噸料,首次兩者用量均加倍,與飼料拌勻,連喂5~7天。病豬肌肉注射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注射液,每千克體重50毫克,1天1次,連用2~3天。禁止貓進入豬舍,防鼠滅鼠,注意防止水源及飼料被弓形蟲卵囊污染。禁止用未經煮熟的屠宰廢棄物和廚房潲水喂豬。加強飼養管理,防止造成母豬流產、死亡的發生,做好衛生消毒及仔豬防寒保溫工作。經綜合防制,疫情迅速可得到控制。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