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同區老山頭鄉永太村小姜圍子屯東南邊,有13棟綠頂白體的小房子,這整齊劃一的房屋,其實是“豬圈”!這里是我市最大的微生態養豬基地。
這個養豬基地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總投資8000萬元。日前已建成投產,已引進種豬600頭,預計年底可出欄生豬5000頭,全年可出欄生豬一萬頭。
吃喝拉撒全在一張“床”
何謂微生態養殖?金開元生豬養殖與加工基地技術顧問鮑文斌說,微生態養豬是在豬舍的建設上采用在發酵床下深挖一米,用有機墊料墊平,其中包括稻殼、鋸木屑、益生菌、食鹽、黃土等墊料,每隔五米設一個通風孔。
采用這種方法養殖的特點是環保、節能、省工。而和土方法養豬最大的不同是,5~7年不用清理豬圈,且沒有臭味,糞便在菌的作用下還能變成飼料。也就是說,一群豬吃喝拉撒睡只用一張“床”就能搞定。
“其實,這正是生態農業中的一種循環模式,將養殖、腐爛、分解、回到自然一起完成,這個過程實際就是微生物在起作用。這種養殖方式擺脫了使用抗生素的模式,能提高豬肉的品質。”鮑文斌說。
為了驗證鮑文斌所說的豬圈沒有臭味的說法,記者來到了“豬圈”,如其所言,幾百頭豬聚集在一起,竟沒有臭氣熏天的感覺。
豬肉無農藥、化肥殘留
有關數據顯示,我市平均每年的生豬屠宰量在140萬頭左右。傳統的養豬方式多為圈養,也叫直線育肥;而微生態技術可以保證在特制菌的作用下,產出肉質無毒農藥、化肥殘留的天然綠色食品。在保證豬肉高品質的前提下,還縮短了生豬的出欄期,帶來的直接利益很客觀。
價格是普通豬肉的兩倍
這樣的豬肉以后大慶人能吃到嗎?售價是多少?
“我們市場主要有三個,成都、西安和大慶。因為總公司在成都和西安兩地,所以和大慶一起成為我們主攻的三個市場。”養殖基地負責人秦建慶說,“第一批豬肉預計明年5~6月份上市。屆時,不僅會進駐大慶的超市,我們也要成立自己的直營店。這種豬肉的價格將是普通豬肉價格的兩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