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在養雞生產中的應用進展
摘 要:苜蓿是一種重要的飼料原料,富含苜蓿多糖、皂甙、黃酮類、香豆素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這些活性物質會對動物的生長性能、免疫機能及其產品品質有很大的影響。本文就苜蓿活性成分及在養雞生產中的應用做一綜述。
關鍵詞:苜蓿;養雞;活性物質;免疫
苜蓿為多年生豆科牧草,國內外廣泛種植,在我國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利用歷史。苜蓿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是家畜和家禽的優良飼料,同時其具有草量高、適應性強、草質優良、營養豐富、適口性好、易于家畜消化等特點,素有“牧草之王”之稱。
目前,苜蓿在畜禽上的應用已十分廣泛。例如在奶牛的日糧中用紫花苜蓿代替部分精料,可以改善乳脂率、提高產奶量和維生素含量,增加經濟效益。在妊娠母豬日糧中添加苜蓿草粉,可提高產仔率、斷奶仔豬數哺乳期仔豬成活率和斷奶平均個體質量,同時提高了哺乳母豬泌乳期飼糧日采食量,縮短了母豬斷奶至發情的時間間隔,降低了母豬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在飼料中添加適宜比例的苜蓿草粉對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繁殖性能、免疫機能和產品質量都有促進作用。
1 營養價值
苜蓿的營養價值高。按干物質計,含消化能8.54 MJ/kg,代謝能7.78 MJ/kg,粗蛋白質23.3%,粗纖維含量為17.2%~40.6%,故苜蓿屬于粗飼料,但苜蓿中粗纖維可消化成分比例大,屬于優質飼料纖維。與其他非豆科牧草相比,苜蓿的中性洗滌纖維較低,而且發酵率較高,所以家畜的采食量高;苜蓿半纖維結構非常復雜,含量在12%~20%,相應的大田苜蓿纖維素含量約為18%~38%。
苜蓿的蛋白質品質好,氨基酸組成與乳清粉接近,優于大豆,賴氨酸含量為1.06%~1.38%,比玉米高4~5倍。富含維生素,主要是葉酸、VK、VE等,對舍飼動物極為有利。維生素中以胡蘿卜素的含量最為豐富,它還是鈣的集聚體。鈣含量1.5%左右,磷含量0.1%~0.3%。微量元素中有畜禽必需的鐵、銅、錳、鋅、鈷和硒,其中,以鐵和錳的含量較高。苜蓿中含有動物需要的各種氨基酸,含量豐富,品質良好。
2 生物活性成分
苜蓿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它們主要是苜蓿多糖、皂甙、黃酮類、香豆素、葉蛋白、膳食纖維等。
2.1 苜蓿多糖
苜蓿多糖屬植物多糖的非淀粉多糖,從苜蓿莖、葉中提取而成。由酸溶性碳水化合物構成,包括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等。
研究發現,苜蓿多糖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作用效果主要有:(1)有明顯的促進生長作用.提高養分消化率;(2)促進免疫器官的發育;(3)顯著提高T淋巴細胞轉化率,提高血清中雞新城疫抗體的滴度和巨噬細胞的吞噬指數;(4)提高藥物療效和抗原免疫應答能力,能激活免疫細胞并可作為飼料添加劑用于日糧中。
2.2 苜蓿皂苷
苜蓿的根、莖、葉中還含有一定量的苜蓿皂甙。苜蓿皂苷是從苜蓿中提取的具有獨特生物學活性的物質,是由糖中羥基或非糖類化合物的羥基以縮醛鏈(甙鏈)脫水縮合而成的環狀縮醛物,其結構為五環三萜烯類化合物。
苜蓿皂甙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抗動脈粥樣硬化,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菌消炎、免疫調節等;同時,苜蓿皂甙可作為天然的食品添加劑,能促進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提高其生產性能,改善畜產品品質等。
2.3 黃酮類
黃酮類化合物廣泛分布于天然植物體內,包括黃酮、異黃酮、花色素等。苜蓿中富含黃酮成分,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就是苜蓿素(5,7,4——三羥基3,5——二甲氧基黃酮)。試驗發現,從苜蓿中提取的大豆異黃酮、苜蓿素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腎上腺素的氧化。同時可防止膽固醇在動脈上的沉積,避免血液凝結成塊,以減少動脈硬化發生的機率。另外從苜蓿中提取的大豆異黃酮具有促進動物生長,改善飼料利用率,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促進生殖系統發育,提高繁殖力;提高動物機體的免疫力三方面的生物活性作用。
2.4 香豆素
香豆素(氧雜萘鄰酮)是有芳香甜味的鄰羥基桂皮酸的內酯,它的衍生物廣泛分布于植物界,香豆素是目前已被科學家充分肯定的抗癌物質。研究結果表明,香豆素具有抗癌功能。通過解毒酶的作用使癌物質解毒或與癌物質拮抗,抑制其代謝的活性。
2.5 葉蛋白
苜蓿葉蛋白屬于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飼料,粗蛋白質含量一般為50%~60%。由于葉蛋白的氨基酸組成齊全且配比合理,含量十分豐富,其中賴氨酸和蘇氨酸的含量最高。葉蛋白可以促進畜禽生長發育,增強其防御疾病的能力,降低發病率。葉蛋白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和葉黃素,胡蘿卜素是VA原,葉黃素是天然色素。胡蘿卜素對因VA不足而引起的機體代謝紊亂癥狀有明顯的治療作用。葉黃素是禽類蛋黃、脂肪及皮膚色素的極好來源.可增加蛋黃及脂肪的顏色,提高其商品價值。
2.6 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作為一種功能性食品基料,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膳食纖維素通過體內代謝,具有預防腸道和心血管疾病、解毒和降血壓、降低血糖、調節腸內菌群和清除自由基以及抗癌等功能。此外,苜蓿膳食纖維的持水力高,有助于防止產品組織結構的脫水收縮,在肉類制品中,它能使肉品中香味集聚不逸散。
3 在養雞生產中的應用
3.1 提高生長性能
高微微等(2004)以肉仔雞為試驗動物,在飼料中分別添加300mg/kg、600mg/kg、900mg/kg 3個劑量的苜蓿提取物。結果發現,添加600mg/kg、900mg/kg苜蓿提取物能夠顯著提高21~42日齡肉仔雞體重及日增重(P<0.05);3個劑量組在1~7日齡時.可降低料肉比9.3%~19.6%,從而提高飼料轉化率;3個劑量組肉雞腹脂率降低14.7%~28.7%,胸肌率提高9.7%~26.4%。
李海英等(2007)選擇24只艾維茵肉仔雞,分為四組,分別為對照組及在基礎日糧中添加苜蓿多糖0.5%、1.0%和2.0%,研究苜蓿多糖對肉仔雞養分利用率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適量添加苜蓿多糖可提高肉仔雞對日糧粗蛋白的利用率,降低粗脂肪代謝率。0~3周齡時,與對照組相比,1.0%添加組的粗脂肪的代謝率降低13.9%(P<0.05),而0.5%添加組的粗脂肪表觀代謝率提高2.99%(P>0.05);3-6周齡時,與對照組相比,1.0%添加組的粗蛋白代謝率提高27.92%(P<0.05),而2.0%添加組降低9.22%(P<0.05)。這說明苜蓿多糖的添加存在劑量效應,適宜添加苜蓿多糖可以促進機體對日糧營養物質的消化利用率,加快蛋白質合成,從而促進肉雞的生長,劑量過高則阻止機體對日糧營養物質消化利用。
郭孝等(2008)探討了添加高微量元素苜蓿草粉對雛雞生長和代謝的影響,尋求其最佳添加量。試驗選擇60只35日齡健康的三黃雞雛雞,通過在雛雞日糧中添加高硒、高硒鈷、高硒鈷鋅以及高硒鈷鋅鐵4種紫花苜蓿草粉的對比試驗,研究其對雛雞生長和飼料轉化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在雛雞飼料中添加5%~15%的4種高微牧草可增加雛雞的體重,提高飼料報酬,從而提高雛雞對飼料的利用率和轉化率。其中,在雛雞飼料中添加10%的高硒鈷鋅的苜蓿草粉,應用效果最好,雞的體重增加l50.0%,比對照提高181.2%;雛雞平均日增重比對照提高103.2%;料肉比比對照下降54.0%。
3.2 提高機體免疫力
陳紅莉等(2006)研究了苜蓿多糖的提取工藝及苜蓿多糖對肉仔雞日糧營養物質利用率、生長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添加1%苜蓿多糖能提高肉雞胸腺指數、法氏囊指數和脾臟指數。隨著苜蓿多糖添加量的提高,血清中Ig A、Ig G、Ig M有升高趨勢。該試驗結果顯示,適量添加苜蓿多糖具有改善肉雞生長性能、促進免疫器官發育和提高免疫性能作用。
江勇等(2005)在肉仔雞飼料中添加紫花苜蓿提取物(苜草素),試驗期49d,檢測血液生化指標,T、B淋巴細胞轉化率,以及激素水平、免疫器官指數的變化,并對血清中雞新城疫抗體水平進行了測定。試驗結果表明,苜草素提高了肉仔雞的免疫器官指數、血清球蛋白含量(P<0.05)和T、B淋巴細胞轉化率(P>0.05),提高了血凝抑制價(P<0.05),即提高了機體的免疫功能。
3.3 改善雞肉品質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苜蓿草粉還可改善雞的肉品質。張勇等(2005)研究了苜蓿總甙對肉仔雞血脂及胴體品質影響。試驗結果表明,添加苜蓿總甙可以顯著降低肉仔雞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P<0.05或P<0.01),顯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P<0.05),而兩個苜蓿總甙添加水平(0.1%和0.2%)之間未見顯著差異(P>0.05);不同程度地提高肉仔雞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總體來看,苜蓿總甙對改善肉仔雞胴體品質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侯永剛等(2009)選用288只400日齡海蘭褐商品蛋雞,隨機分為4個處理,分別為對照組及三個試驗組(在玉米——豆粕型日糧基礎上添加30mg/kg、60mg/kg、90mg/kg的苜蓿皂甙),研究苜蓿皂甙對蛋雞屠體指標、膽固醇及血清脂質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蛋雞半凈膛率均有所提高,分別提高0.58%、2.25%、1.65%,其中60mg/kg添加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腹脂率均有所降低,分別降低7.85%、13.05%、12.17%,60mg/kg、90mg/kg添加組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試驗組血清中總膽固醇與對照組相比分別降低14.8%、16.2%、18.8%,差異極顯著(P<0.01),60mg/kg和90mg/kg添加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質顯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有所提高(P>0.05)。
雷祖玉等(2002)在AA肉仔雞日糧中添加1%~1.5%苜蓿總甙,觀察其對AA肉仔雞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日糧中添加苜蓿總甙,肉仔雞的腹脂重和腹脂率分別降低7.70%和l1.16%,差異極顯著(P<0.01);半凈膛重提高3.89%(P<0.05)。肉仔雞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分別降低35.84% 、20.09%和71.64%,差異極顯著(P<0.01);同時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總膽固醇中所占的比例降低l6.04%(P<0.01)。
3.4 對產蛋性能及蛋殼品質的影響
高文俊等(2006)研究了日糧中添加苜蓿草粉對蛋雞生產性能、蛋品質的影響。選取50周齡海蘭白蛋雞192只,隨機分為4組,即對照組與試驗組(在玉米——豆粕型日糧基礎上添加3%、6%、9%的苜蓿草粉)。結果表明,3%添加組極顯著降低了飼料采食量和料蛋比(P<0.01),而對蛋重和蛋殼厚度沒有明顯影響。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的蛋黃指數極顯著提高(P<0.01),并且隨著草粉添加量在蛋雞口糧中的增加,蛋黃顯著呈上升趨勢;比色度分別提高4.15、4.92、5.22。3%草粉組蛋黃中膽固醇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而對肝腎功能沒有明顯的影響。
侯永剛等(2009)研究發現,用苜蓿皂苷來飼喂蛋雞,與對照組相比,隨著苜蓿皂苷添加量的增加(30mg/kg、60mg/kg、90mg/kg),蛋雞產蛋率有所提高(P>0.05);料蛋比分別下降1.8%、3.7%、3.1%;30 d飼養期內,蛋黃膽固醇濃度分別降低1.70%(P>0.05)、3.31%(P<0.01)、2.85%(P<0.05);蛋形指數、蛋殼厚度有所升高;蛋黃顏色和哈氏單位有所提高(P>0.05)。
王成章等(2005)報道,添加苜蓿草粉15d后,隨著苜蓿添加量的增加,在逐漸提高蛋黃重的同時,在產蛋雞飼糧中5%和7%苜蓿草粉添加量使每克蛋黃膽固醇含量顯著下降(P<0.05),3%、5%和7%草粉組較不添加組分別降低6.30%、8.23%和10.35%。添加苜蓿草粉30d后,苜蓿草粉對每克蛋黃中膽固醇含量和每枚蛋中膽固醇含量有極顯著影響(P<0.01),添加草粉后較不添加組分別降低7.90%、10.17%、11.45%,對雞蛋膽固醇含量影響較大,其中尤以5%和7%草粉添加組膽固醇降低達極顯著水平(P<0.01)。
4 前景展望
苜蓿屬植物資源豐富,在我國分布范圍廣。苜蓿是多年生優質豆科牧草,不僅草質優良、營養成分豐富,同時還含有改善促進畜禽生長的營養成分,即人們常說的未知促生長因子,因此做為良好的天然植物資源受到重視。其粗蛋白質含量高,含有的活性成分能夠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改善動物的健康狀況,有效改善產品品質,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飼料原料緊張的問題,又可充分利用苜蓿草粉中的眾多有益成分,提高產品品質,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畜禽產品的需求。
(參考文獻略)
一周熱點
- 2021-05-142020/21年度墨西哥玉米產量下調,因為天氣不利
- 2021-05-142021/22年度全球豆粕消費量將同比提高3%
- 2021-05-14周四美國農業部報告對中國銷售68萬噸玉米
- 2021-05-142020/21年度法國玉米庫存預計降至十四年來新低
- 2021-05-14玉米價格最低探至2810元/噸,其價格是否會進一步下跌?可能!
- 2021-05-142021年5月13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5-14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最新統計:對華銷售總量同比增長1.58倍
- 2021-05-14截至5月6日當周,中國沒有買入美國陳豆和新豆
- 2021-05-132021年4月份全國飼料生產形勢
- 2021-05-132021年5月12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