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飼養管理 » 正文

豬場內提高后備母豬發情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 來源: 日期:2013-03-14  

  后備母豬的發情是后備母豬受胎能力和篩選的重要標記,及時確認具有繁殖能力的后備母豬,提高后備母豬的篩選效率,對不發情的后備母豬進行有效處理,可以大大提高后備母豬的種用率,減少后備母豬的飼養量和飼養費用,提高豬場的總體效益。

  一、預防后備母豬不發情措施

  1.1合理的營養 后備母豬30~80kg階段日喂3次或自由采食,不進行限料。80kg以后更換哺乳母豬料,適當地限飼,保證其身體各器官的正常發育,尤其是生殖器官的發育,同時防止過肥。后備母豬配種前的理想P2點背膘為18~20mm.過肥或過瘦均有可能出現繁殖障礙。有條件的場,6月齡以后每天投喂一定量的青綠飼料,如胡蘿卜。

  1.2飼養方式 對后備母豬而言,大欄飼養(4~6頭)優于定位欄飼養。母豬間適當地追趕、爬跨能促進發情,但大欄飼養密度不宜過大,否則造成擁擠且打斗頻繁,不利于發情。確保每頭豬有效的使用面積在1.5—l.8m2.若用定位欄飼養,應加強運動。

  1.3環境溫度 有研究發現,對150~230日齡的后備母豬進行持續的熱刺激( 33.3C)會引起80%的后備母豬不發情,但對發情母豬的排卵數影響不明顯。泰國有學者對發情期的后備母豬進行熱應激處理(35。C.10小時)造成42.9%的母豬第二情期異常。因此,在后備母豬的飼養過程中應該十分重視防止熱應激。

  1.4利用公豬早期誘情 后備母豬160日齡以后開始與試情公豬直接或隔欄接觸,誘導早期發情。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鐘,使用不同公豬誘情比使用一頭公豬效果更好,同時應注意公豬與母豬的數量比,后備母豬太多或太少都會影響誘情效果,公母比例1:5~1:15之間最好。

  1.5建立完善的發情檔案 后備母豬在160日齡以后,在誘導發情的同時,應及時鑒定發情的后備母豬,對發情的后備母豬要建立完善的發情記錄,為以后配種做好準備,并根據發情情況建立發情區與非發情區,對不發情的后備母豬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1.6做好衛生及疾病防治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應注意后備母豬的衛生情況,尤其是后備母豬發情期的衛生。減少子宮內膜炎的發生。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針對豬群的具體情況定期擬定詳細的保健方案,及時治療,嚴格防止PRRS、子宮內膜炎、卵巢囊腫等導致母豬不發情的疾病發生。

  二、后備母豬不發情處理

  2.1公豬刺激 (1)讓成年公豬在后備母豬欄內每天追逐10~20分鐘,刺激發情。但追逐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對母豬易造成傷害,反而不利于發情:

  (2)將母豬趕到公豬舍內,利用公豬舍內公豬氣味進行刺激發情:

  (3)后備母豬日常應與試情公豬相隔離飼養,確保母豬看不到公豬,并不在公豬下風口飼養后備母豬。這樣有利于公豬刺激的有效強度。

  2 2外源刺激 向后備母豬鼻腔內每日噴入少量成年公豬精液,刺激其發情。

  2 3日光浴 每天后備母豬最少曬4~5小時太陽,或將后備母豬趕出舍外運動,進行日光照射1—2小時。

  2.4轉運效應 通過混群、換圈、轉運及這些方法的聯用改變小環境,即所謂非公豬處理“應激源”的刺激.這些方法單用或合用的效果差異很大。轉運效應和公豬誘情結合使用比僅靠公豬誘情效果好。此外,將不發情的母豬調換到有正在發情的母豬場內,讓發情母豬追逐、爬跨,一般在4~5天即可出現明顯的發情行為.

  2. 5乳房按摩 乳房的神經分布較廣,神經末梢數量多,與其他性器官關系十分密切,按摩乳房及相關部位能刺激母豬乳腺發育,興奮性活動,促進后備母豬發情、排卵。

  2.6激素處理 對于在臨床上出現長期乏情的后備母豬(日齡大于230天,體重大于140kg),可利用激素處理1~2次,仍不發情的則考慮淘汰處理。激素處理方法: (1)用氯前列烯醇做皮下或陰門旁側注射,隔一周再用PG600(1頭份)處理; (2)肌注8001U~10001U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6001U~8001U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后備母豬培育的最終目標是進入種群,更新群體,維持種群高生產水平,因此,在提高后備母豬發情率的同時,還應注重后備母豬配種時期,初配日齡影響其正常的性機能活動、繁殖力和利用年限。初配過早不僅產仔少、仔豬弱,而且影響母豬的生長發育:初配過晚則造成母豬不安,影響母豬的發育和性機能活動。在建立完善的發情檔案的基礎上,在后備母豬第二情期或第三情期,體重達到140kg時進行適時配種。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