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幾年我國奶業的整頓和振興,中國奶業產業素質不斷提升: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快推進,奶牛單產水平穩步提高,生鮮乳質量和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現代奶業格局已初步形成。
2012年,我國奶業生產穩中有升,產業水平繼續提升。主要表現在:①奶牛存欄穩定和牛奶產量保持增長,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大幅上升。2012年全國奶牛存欄預計為1440萬頭,與2011年持平,牛奶產量3744萬噸,同比增長2.3%。全國100頭以上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預計將達到35%,比2008年提高15.5個百分點。奶牛養殖戶數(即散戶)持續減少,部分散養戶陸續退出奶牛養殖環節,奶牛養殖戶所占比例持續下降,規模牧場數量和存欄量均有所增加。②奶牛養殖效益總體向好,規模牧場和散戶養殖效益差異明顯,并呈擴大趨勢。從農業部畜牧生產監測的統計數據上看,散戶飼養收益1500元左右(/年/頭,單產在5噸),而規模牧場一頭泌乳牛平均利潤約5000元左右。③生鮮乳收購價格穩中有升。2012年,全國生鮮乳價格走勢平穩,穩中有升,年底價格同比增長4.3%。全年價格波動較小,年底的最高價和年初的最低價之間的差值僅僅為0.12元。目前,全國主產區生鮮乳收購平均價格為3.42元。④主要飼料價格呈現波動上漲態勢,飼養成本壓力加大。玉米年終價格為2.42元,同比上漲了3%,而豆粕同比大幅上漲了23%(目前為4.22元/公斤)。飼料價格的增長幅度均大于生鮮乳收購價格的增長幅度,加劇了奶牛養殖壓力。⑤乳品加工行業運營平穩,乳制品生產持續增長。2012年全國共有649家乳制品加工企業,加工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465億元(同比增長了14.3%),實現利潤總額160億元,比去年增加了28億(同比增長21.7%)。全國乳制品總產量突破2500萬噸達2545萬噸(同比增長8.1%),各品種乳制品均有不同的增長。⑥乳業貿易繼續保持雙向增長。乳制品進口114.6萬噸,出口4.5萬噸,同比增長分別為26.4%和3.7%。進口奶牛74155頭,進口苜蓿達46萬噸。
在奶業快速發展和形勢總體向好的同時,我們還要清醒的意識到矛盾和問題的存在,困難和挑戰的并存。突出表現為飼養科技水平較低,對奶業發展支撐能力不強。總體看,目前我國奶業生產效率較低,制約我國奶牛單產水平低(5噸/頭年)、飼料轉化效率低(每公斤干物質產0.8kg標準奶,發達國家在1.5公斤以上)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我國絕大數奶牛到目前為止還不能吃到優質飼草,充分表明我國優質飼草在奶牛日糧中的應用還很不普遍,未能有效支撐奶業發展。飼草供應,嚴重不足。保守估計, 我國每年需要2億噸豆科飼草,目前我國商品苜蓿草的供應量還不足100萬噸,其中進口就占了一半。加快發展我國的苜蓿種植業和因地制宜種植其他優質牧草品種是當務之急。
經過多年的沉淀和發展,我國奶業正逐漸進入轉型期,轉型的目標是建設現代奶業。具體如何加快現代奶業的發展,我總結概括為“十化”:即品種良種化、養殖規模化、生產標準化、裝備現代化、飼料專業化、免疫程序化、糞污無害化、產業一體化、監管法制化、質量優質化。其中飼料專業化是現代奶業建設的關鍵。
飼料專業化是現代奶業的一個重要特征,日糧是奶牛生產的重要物質基礎,沒有營養全面、均衡的日糧,就很難確保奶牛的健康、高效和優質。大力推廣適合不同生產管理條件、資源特點、生產水平和規模程度的奶牛日糧標準、飼喂程序和管理措施,做到飼料營養平衡、調制科學、飼喂精心、管理精細,確保奶牛的遺傳潛力得到充分發揮。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粗飼料和精飼料的供應,為奶牛提供良好的飼料基礎,充分發揮奶牛產奶潛力。其次,要轉變理念,進行專業化生產和配給。根據奶牛生理特點和泌乳階段,科學的配制奶牛日糧,聘請專業人員制作日糧配方或專業公司生產飼料,檢測飼料原料營養成分,保證配方組成與原料相輔相成,滿足奶牛的營養需要。再有,要轉變飼喂方式,改變精粗分飼為全混合日糧(TMR)飼喂,保證奶牛一定精粗比例、營養齊全的全價日糧,有利于穩定瘤胃環境,提高飼料轉化效率。
當前奶業發展極需優質牧草的支撐。飼草料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牛奶的安全、風味及營養,因此,國家為保證牛奶的質量安全,實施了“優質苜蓿生產項目”,通過推進苜蓿產業化,從而強化科技支撐、突出產品質量和轉變傳統飼草生產加工方式,來實現苜蓿增產提質,并逐步建立健全我國新型的苜蓿飼草產業體系,為奶業生產提供優質牧草、為現代奶業建設和奶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保障。
當前我國奶業的發展,特別是草業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杜邦先鋒公司是全世界成立最早的種業公司,具有強大的科研實力和優良的服務品質,他們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種質資源庫。我們需要這樣優秀的企業來引領,希望杜邦先鋒能為行業發展提供質量好、價格優、科技含量高的產品,為提升奶業生產水平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