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飼養管理 » 正文

50-200頭母豬場將是我國真正養豬核心主力

  作者: 來源: 日期:2013-05-03  

  近日雙胞胎集團董事長兼CEO鮑洪星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采訪。就當前生豬養殖和雙胞胎推出的標準化家庭豬場模式,鮑洪星表示,雙胞胎要做有高度的企業,通過大資本對適度規模的家庭養殖體系的運作,維護農民利益,保障糧食與生豬安全,減少環境污染。

  養豬其實很簡單,就四個字:“吃好、睡好”

  鮑洪星說,養豬當前的主要問題,是粗放養殖,規模不適當。養豬其實很簡單,就四個字,讓豬“吃好、睡好”。

  讓豬“吃好”,是用料問題。很多農民不懂營養平衡理論。劣質原料配出的自配料在營養方面是不平衡的,而大企業在采購、管理、檢驗上的一流,配方上的科學,能夠實現豬的“吃好”問題。治理飼料和生豬市場,最好的治理辦法就是靠大企業的品質和技術,靠科技進步。

  讓豬“睡好”,是管理問題。前不久的黃浦江死豬事件,80%死的都是小豬,大多數是凍死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現在豬價持續下跌。試想,如果一頭小豬原來能賣600元錢,成本400元錢,他還賺200塊,他就地照顧得很精細,該打的疫苗會打,該用的獸藥會用,該保溫的會保,該買的教槽料、乳豬料會買?,F在,一頭小豬才賣300元,成本就要400元。既然賠錢了,他就粗放式管理。所以,要引導農民培育一個觀念:把豬當人看。

  我國絕大多數豬場在標準化欄舍的建設上是欠賬的。其實,如果把欄舍硬件設施搞上去,我們中國只要養一半的母豬就夠了?,F在全國有母豬5000萬頭,其實養2500萬頭就夠了。現在我國的現狀是,每頭母豬一年提供的商品豬只有13頭左右。在發達國家,每頭母豬能夠提供25-26頭商品豬。他們就是欄舍標準化,加上精細化管理。我國現在大家都在擴規模,但是沒有去提效益,在欄舍建設、還有精細化管理這一塊做得差。

  我國養豬第一大問題是什么?豬病多!其實只要把欄舍、硬件條件建好就夠了。就像我們現在人一樣,住在商品房里,自來水、電、燃氣什么東西都配套好,又經常拖地擦窗搞衛生,人在里面舒服了,就很少得傳染病。豬如果未來能夠欄舍硬件條件都配好,想得病都不容易了。硬件一上去,基本上就都是高產了。

  未來中國是規模適度的家庭農場式養殖經營

  鮑洪星分析說,未來我國不可能全部靠大企業去辦豬場,養豬萬頭、十萬頭、百萬頭的。當然,會有一部分大企業進入這個領域。需要看到的是,我國每年6、7億頭生豬出欄,生豬消費量太大了。未來養豬大企業會提供年出欄數的30%左右,真正要解決中國人吃肉的問題,會靠50-200頭母豬的豬場這樣一個主體。它們才是我國真正的養豬核心主力。

  來看國外,日本、臺灣、韓國,包括現在的法國、德國,他們養殖就是家庭農場。兩夫妻養個100-200頭母豬,自繁自養。家里還有幾百畝地,收下來的小麥、玉米,再買點豆粕配一下,一年出個二、三千頭豬,都是這種模式。而且這種模式,恰恰可以解決上面談到的那幾個問題;排污、安全。中國地廣人多,即使城鎮化也還有部分農民需要鄉村謀生,建家庭農場養殖,就地解決當地城鄉肉食供應,分散消化污染和安全問題,減少運輸和保鮮,這非常適合中國的國情。所以我國一定不適合大規模、大面積、大集中的養,就是適合適度規模的養。

  建家庭農場,是今年中央1 號文件指明的方向。家庭農場式養殖做好了,就能把母豬存欄量降下來,不要說把母豬從5000萬頭減到2500萬頭,如果能把母豬從5000萬頭減到3000萬頭左右,這個貢獻就巨大——1頭母豬一年需飼喂1噸商品飼料,減少2000萬頭就是減少了2000萬噸飼料。以飼料中含糧60%計算,就省下1200萬噸糧食,人均(含老人、小孩)每月消費10公斤的話,一年就120公斤,應該夠1億人吃上1年吧。還有,少了2000萬頭母豬,所產生的環境效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加強標準化欄舍建設,給母豬創造好的生養環境,是提高繁育率的最好措施。比如,有了標準化的高床,就能大大提高母豬的生養率。我們企業就想在標準化上幫助農民呼吁一下,類似農機補貼,政府專門把農民的母豬產床納入補貼。其實就是要補這個硬件改善。比如說搞5個產床以上的補,5個以下的就不補,以此促進家庭農場式經營。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