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羽肉雞市場現狀
今年上半年,受KFC原料速成雞、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事件的影響,我國養禽業受到了嚴重的沖擊。今年4月以來,我國肉雞主產區利潤持續低迷,直接經濟損失已超400億元。種種現狀提示家禽企業要進一步規范藥物使用,疫病防控和成本控制,提倡健康養殖。
我國黃羽肉雞年出欄36-40億只,產肉量約為360萬噸,其產能增長迅速,養殖規模直逼白羽肉雞。現階段黃羽肉雞多種養殖方式、多種經營模式并存,育種品系繁多。然而在黃羽肉雞產業鏈中,消費方式單一,深加工產品基本缺失,疫病防控和藥物使用不科學等問題還急需解決。
黃羽肉雞主要疫病與防控技術
針對我國家禽中流行的雞白痢、禽霍亂等細菌病,要注重用藥物的合理選擇和科學用藥。這一方面需要藥物研發機構開發出新型、高效、低殘留的獸用抗生素產品,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另一方面需要家禽企業規范地使用抗生素。李建麗介紹了當前獸用頭孢類抗生素的發展進程。頭孢喹肟作為第四代頭孢類抗生素具有廣譜高效、安全、無殘留、與人無交叉耐藥的特點。
對于當前流行的H9N2型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新城疫等呼吸道疾病和馬力克氏病,在疫苗研制時要及時調整制苗種毒,選擇抗原性優秀的流行毒株。在疫苗使用時,要根據母源抗體的衰減規律,要注重活疫苗和滅活苗的聯合使用,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疫苗只是我們進行疾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線,就像是我們的遮羞布,我們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賭到遮羞布上。”李建麗指出,最終的根本還是要回到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的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