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飼養管理 » 正文

養豬業從“保自然風險”向“保市場風險”拓展

  作者: 來源: 日期:2013-08-07  

  順義區大顧家莊養豬戶曹學義與安華農業保險簽下了全國生豬價格指數保險第一單。對于養豬20年的曹學義來說,從此以后再不用為豬肉價格忽高忽低而擔驚受怕了。有了這份保險,豬肉市場價格一旦低于成本,他即可獲得保險賠償,保證穩賺不賠。

  說到保險,其實過去政府也為生豬養殖戶上保險,當發生災害、意外事故時,養殖戶都可能得到補償。但是,當豬肉市場價格下跌的時候,養殖戶就沒有了任何保障,特別是像曹學義這樣的養殖大戶,一賠就是一大筆錢。如今,北京推出了全國首款專門應對豬肉價格市場波動的險種,也是保險業在應對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和養殖業風險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嘗試。

  養殖戶

  難抵價格周期波動

  一直以來,市場都存在豬肉價格太貴,消費者“吃不起”;豬肉價格過低,養殖戶又“傷不起”的問題。尤其是在生豬養殖周期波動下,養殖戶常常是“賺一年賠一年”,難以獲得穩定收入。近年來,為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國家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2007年,財政部印發了《能繁母豬保費補貼管理暫行辦法》,在中西部地區建立起能繁母豬保費補貼制度,能繁母豬被正式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今年初,在地方財政至少補貼30%的基礎上,中央財政育肥豬(生豬)保險保費補貼比例也由10%提升至中西部地區50%、東部地區40%。特別是今年3月以來,生豬生產出現虧損,國家發改委以高于市場的價格在全國20多個省份進行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最終令近期生豬價格趨穩回升。

  據記者了解,今年春節過后,受出欄數量較多及消費淡季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并一度跌破6∶1盈虧平衡點,生豬養殖戶虧損進一步加劇。經營北京天鵬興旺養殖有限公司的袁先生,在順義養殖基地養了近4000頭毛豬,看著基地里面的生豬越長越大,他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他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豬肉價格非常低迷,毛豬收購價長期在6元/斤左右,現在飼料、水電、人工等成本加起來已超過7.5元/斤,賣一頭200斤的豬就要虧300元,現在基地每月賣600~700頭豬,每月就虧損達20萬元”。

  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李海平也表示:“養殖和屠宰屬于生豬生產的兩個不同環節,分別對應不同的經營主體,豬肉收儲政策不能直接作用于養殖環節,因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豬肉價格周期性波動問題。”

  價格保險

  破題“豬周期怪圈”

  北京市生豬價格指數保險,是以生豬為保險標的,以生豬價格指數為保險責任的一種保險,在保險期間內,生豬平均價格指數低于保險責任約定價格指數時,視為保險事故發生,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約定負責賠償。

  “北京生豬價格指數保險以國家發改委每周發布一次的"豬糧比"為參照系。”據李海平介紹,“豬糧比”是指生豬出場價格與玉米批發價格的比值,即賣一斤生豬可以買幾斤玉米。我國目前生豬生產盈虧平衡點為“豬糧比”6∶1,低于6∶1時,視為保險事故發生。

  據了解,北京生豬價格指數保險金額每頭豬為1200元,保險費率為1%,每頭生豬的保費為12元。該保險納入北京市政策性農業保險補貼范圍,政府各級財政累計補貼保費80%,生豬養殖戶承擔保費20%。依據北京目前的補貼政策,政府財政每只生豬補貼保費9.6元,符合投保規模的養殖戶投保每頭生豬只需承擔2.4元。

  計補貼保費80%,生豬養殖戶承擔保費20%。依據北京目前的補貼政策,政府財政每只生豬補貼保費9.6元,符合投保規模的養殖戶投保每頭生豬只需承擔2.4元。

  “今后,在"豬賤糧貴"時,北京養殖戶每頭豬最多可獲得1200元的保險賠償了。”李海平對記者說,這是北京為應對生豬價格波動對產業的沖擊所推出的全國首款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實際上是為養殖戶確立了一個最低收益保障,希望可以使養殖戶積極性受到價格波動的沖擊降到最低。

  在李海平看來,盡管不能完全解決豬肉價格周期性波動問題,但生豬價格指數保險機制直接作用于養殖戶,至少能解決“價格過低—養殖戶虧損—退出養殖—未來供應量減少—價格高漲”這半個周期的問題,對農產品價格進行有效調控。

  產品創新

  為農業風險護航

  如果說,農業生產主要面臨自然和市場兩大風險,那么農業保險不僅是防范農業生產風險、化解農業災害損失、創造良好農業生產環境的一項制度創新,也是創新財政支農方式、完善財政宏觀調控措施的重要手段。2007年北京昌平特大雹災造成40多個村的果樹和農作物受災,總賠付款達1259萬元;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災害和“11·3”雨雪災害各保險公司共計賠款9511萬元。這些慘遭重創的畫面令人唏噓不已的同時,保險公司及時發放救災款到農戶手中也讓人心生安慰。

  采訪中,中國保監會產險部副主任董波向記者表示,自農業保險2007年試點以來,我國農業保險在促進農業增收、解決農戶“因災致貧、因災返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有力地支持了農業災后恢復再生產,成為農民災后恢復生產和災后重建的重要資金來源。數據統計顯示,我國農業保險6年來累計向1.13億戶次的農戶支付賠款551億元。2012年,共向2818萬戶次農戶支付賠款148億元,承保生豬達到7000多萬頭。截至去年底,中央財政補貼的省份已擴大到全國所有省份,補貼品種從玉米、水稻、小麥等6種擴大到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奶牛等15種。

  “自去年底國家出臺《農業保險條例》,既標志著農業保險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也對農業保險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董波指出,此次啟動北京市生豬價格指數保險試點,是為滿足農戶特別是生豬養殖戶市場風險的一種嘗試。該保險對減緩豬肉價格周期性波動、保障養殖戶利益、維護生豬產業健康發展以及農業保險體系由“自然風險保障”向“市場價格風險保障”的拓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采訪結束時,曹學義手里拿著剛簽下的保單,心情激動地對記者說:“我養豬20年,最怕的是生豬價格跟坐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沒法預測。一旦遇到市場價格下跌,不賠本就算是萬幸了。現在政府幫咱上了生豬指數價格保險,我心里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今晚真的可以睡個踏實覺了。今后,就能夠踏踏實實養豬,安安心心掙錢了!”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