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對于肉雞養殖的從業者來講,是個驚心動魄的夢魘,直到現在,大家還昏昏沉沉的沒有回過神來呢,一方面是因為沒有信心、一方面是打不起精神,還有一方面就是對未來更加迷茫。
雞苗的“多”,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2012年多引進的40萬套祖代,憑空就會在2013年多出25-30多億只商品代雞雛,而2012年底的肉雞風波(所謂速生雞是一種外行制造的冷幽默、所謂藥殘雞也是以偏概全的一種炒作)讓大家在肉雞養殖方面從元旦前后就經歷了嚴重的下滑,加上行情的低迷,本來就一蹶不振的肉雞養殖在春季人感染甲型流感的陰霾中又經歷了一次洗禮,于是整個產業的發展就如老牛拉破車、慢牛爬大坡,既疲軟無力、跌宕起伏、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尤其是進入六月中下旬以后,在人的甲型流感陰霾中被迫強制換羽的種群陸續開產,這和正常開產的新種群的產力重合導致了雞苗供應日益飽和、滿負荷、直至超負荷。6-10月份種苗供應將嚴重大于需求,過多的雞苗勢必加劇種禽業的持續和長期虧損,而現在的種雞場大都是上市公司、集團公司在運作,他們拼的不再是運氣、而是實實在在的財力,不知道猴年馬月,才有受傷的“老虎”敗下陣來(大家不是習慣于講二虎相斗,必有一傷,甚至兩敗俱傷嗎?),沒有大量的中小種雞場或大的種雞場倒閉、雞苗供應量就下不來,價格也就上不去,靠幾個場家燒那么一點雞苗既引不起足夠的重視、也改變不了供求關系。雞苗的成本價本來就在2.4-2.8之間,而2013年上半年,就有兩次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的低位探底,最終就是雞苗價還不如商品蛋價格。由于大的育種公司在賭、在拼,都覺得行情應該快抬頭了,結果就是都在堅持,堅持,就拉長了疲軟的周期。
對于屠宰行業來講,經歷了2012的長期虧損后,他們也希望2013年能翻盤,可是流感的陰霾一下子就把屠宰廠的希望淹沒了,不是不敢吃,而是不讓吃,那么大的輿論壓力、那么強勢的輿論導向,屠宰廠在停停殺殺中度過了半年,在這半年中,由于合同養殖的原因,大部分屠宰廠不僅要在虧損中堅持殺,而且不得不在銷不出去的情況下把雞產品存起來、壓滿自己的冷庫、甚至到外面去租用冷庫存貨,好不容易盼著流感風波過去了,7月份又讓河北病例弄得余震頻繁發生。于是肉雞養殖在多種合力的作用下又在7月底跌入冰窟。久旱盼甘霖啊,歷經長期虧損和不賺錢的日子,很多人又開始數算節假日,大家開始盼、開始賭中秋節和國慶節。過去盼過節是因為窮,到時候吃點好東西,可現在的日子天天都在過節,節假日消費氛圍已經越來越淡了,而且這種過獨木橋式的賭,一定會把自己堵進死胡同,在中秋節和國慶節前庫存能消化完嗎?不好說,何況還有巨大的養殖量在接濟著呢,所以我覺得不是不好說,應該說“不好”才更準確。
飼料行業作為養殖業的重要的、必要的支撐產業,2013年還是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和沖擊,大家都習慣了高進高出,結果就是飼料成本居高不下,何況飼料的主要原料如玉米、豆粕等受進口和進口價格的影響真的是不能自主、也不能自持。大家罵飼料廠沒愛心、沒良心是沒有道理的,這么大的飼料用量,在沒有太大的競爭壓力的情況下,人家為何不淡定,也沒有理由不盈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