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飼養管理 » 正文

養豬業:資本熱捧與行業舉步維艱的悖論

  作者: 來源: 日期:2013-11-06  

  為什么一方面外國資本及其他行業資本認為養豬業是中國最后一片投資沃土,而另一方面行業內部分養豬企業覺得發展越來越難?贏利難;用人難;管理難;上規模難。

  在養豬行情好時,企業早期采用粗放式的管理也能達到40%以上利潤,而到現在的三年一個周期——一年掙錢、一年保本、一年虧錢,每到行情周期下降的時候,種種情況總是表現得比較突出,成為焦點,也成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規模化危機及行業贏利水平下降危機

  規模化危機:近三四年來,中國養豬業正處在快速規模化發展過程中,一方面是因為農村生活發展的變化,另一方面是因為國家大產業結構引導調整,但在規模化的過程中,因為基礎并不完備,也導致了規模化的脆弱性,如首先是人才儲備的短缺,其次是政府過度補貼導致為數不少的投機性養豬,不為養豬只為圈地和補貼,并且因政府干預正常市場化的規模化進程,導致養豬企業的發展脆弱,養豬業形成實質上的非健康發展,該面對的問題沒有面對,抗競爭能力弱。最后是正常的行情周期被打破,因為非正常的全市場化進程,歐美的行情周期一般是五年,在國內前幾年是四年,而近幾年就變為三年,與此有很大原因。

  行業贏利水平下降危機:本身,中國養豬業的發展就存在著基礎性硬傷,品種絕大部分要從國外引進,做為飼料的最重要部分——豆粕60%以上要從國外進口,而生產水平低是多少年來的個體養豬沒有解決的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表示,中國一頭母豬平均每年只能提供15頭~16頭商品豬,而在美國一頭母豬一年可以提供28頭~30頭商品豬,兩者肉價如何比?再加上疾病、行情、成本等三重影響,行業贏利水平已經比過去明顯下降,養豬企業已經逐漸到了要比真本領的時候。

  和國外養豬業競爭危機

  中國的養豬業,自基礎便面臨著和國外養豬業的不平等競爭,這一點甚至比養禽業更加嚴重。

  做為世界第一豬肉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國產豬品種能占到5%就不錯,世界上排名前五位的豬育種公司無一屬于中國,與中國目前的國際地位不相符,與其他養殖業比較也不相稱。

  而外資企業也進入了中國市場,不少企業選擇了以種豬育種為突破口。全球最大的種豬育種公司美國PIC在山東擁有龍大、萬福等幾家祖代豬場,后又在東營通過美國深藍集團投資建設3000頭母豬的曾祖代、祖代豬場。荷蘭TOPIGS將中國總部放在青島,另在齊河、壽光等地積極布點。加拿大海波爾集團也在煙臺海陽建設了原種豬場。

  美國艾格菲國際集團資金實力雄厚,整合上下游產業,產生規模效應,形成壟斷從“預混料生產商”變成了“預混料商+生豬生產供應商”,通過在福建、廣西、海南、江西等地設廠,也形成足夠的影響;此外,美國深南控股集團公司也在山東省利津市建設100萬頭規模的養豬場,由美方獨資建設,包括生豬養殖場、種豬繁育場和飼料加工廠等子項目。

  中國的養豬業面臨的困境

  人才及管理危機:因為各種原因,養豬企業的管理問題非常突出,因為80后、90后農民更向往城市生活,農業對農村養殖逐漸淡化,一線養殖工人的短缺是突出問題,而能夠接受一線養豬工作的以中老年居多,學歷不高使管理較難,畜牧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安心于封閉的一線養豬的也不多,員工流失率高是養豬企業遇到的共性問題。

  又因為養豬業在目前的環境下,國家政策好,發展機會多,導致了行業內略為浮躁的風氣,能踏實做企業的略少,能踏實在企業中鉆進去、鉆好本職工作的略少,而在行業中遇到如行情差重大問題的時候,因缺少辦法而輕易拋棄行業,這在畜牧業近幾年屢見不鮮,從而導致行業的人才危機,招人難,用人難,管理難。

  雖然存在這樣的問題,但橫向、縱向比較,中國的養豬業仍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行業,只不過是在規模化過程中出現了不少新問題或是老問題凸顯,沒有一個行業不存在問題,清醒地知道問題所在,并行之有效的解決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