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飼養管理 » 正文

養豬規模化成主旋律 小養戶站穩腳跟需深思

  作者: 來源: 日期:2013-11-29  

  養豬規模化成了當前的主旋律,唱衰小養殖戶的聲音不絕于耳——散小亂、污染環境、瘦肉精、經濟效益低等等,其實現在大豬場也照樣有將病死或者淘汰豬賣給或者交給豬販處理的事例發生,大豬場的環境污染一直都為人們所詬病。當然,規模化的進程確實有利于食品安全的管理和技術的提升,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和疫病防控能力等等。只是規模化最終會形成利潤重新分配,集中度越來越高,農民將逐漸退出甚至失業,利潤被少數人所占有。

  據悉,某地治理豬場,拆掉了7000多家豬場然后建了一個年出欄10萬頭以上規模化豬場,然后相關人員就號稱創造了250多個就業崗位。我們簡單算一下賬,假設一個十萬頭豬場(以5000頭母豬計算,這個成績目前來講已經相當不錯了),可以照顧到員工200多人和幾個老板;如果是10個萬頭豬場呢?就是至少250員工,和至少10個老板(合資更多);如果是200頭母豬就是25個左右的豬場老板和至少300員工;如果是20頭母豬,就可以養活250個家庭至少500人。規模化程度越高,就意味著有相當一部分的農民將被迫轉行,更多農民將無法再有現在的好收益,以往可以使250個家庭生活不錯的利潤全部集中到少數幾個老板手中,那200號員工也是拿著為數不多的工資,而這250個家庭的人將不知何去何從。當規模化程度越高,飼料場和獸藥廠等企業所需要的銷售員也將下降,以前5個人干的事規模化后可能只需要2~3人,將來面臨失業的人數恐怕也不在少數。

  因此,很難說規模化是利民工程還是與民爭食。說是利民工程是因為規模化使得豬肉產量趨于穩定,并最終使終端消費者受益,就目前現狀而言,利民工程還遠沒有形成實際效果,可能還需要做到全產業鏈才能真正調控肉價。說是與民爭食就是農民的利益確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利潤降低不說,最終將是被拆遷還是主動退出都不好預測,并且以他們的年齡來講,再就業基本不靠譜,不過目前以"公司+農戶"的模式既能實現規模化,也能保證一部分農民的利益。

  那么小養殖戶就必然是坐以待斃嗎?顯然,在國際化競爭時代,規模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小養殖戶如果想要站住腳,就需要突破資金、技術和土地方面的限制。其一,是像國外農場那般實現高機械化程度的養殖,并且能夠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在國內養豬界,似乎是鋤弱扶強,小豬場在最基本的食品安全方面也是得不到支持。其二是聯合起來實現規模化,如果規模化最終并未降低多少利潤率,那么聯合起來辦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場,這樣利益更大,且可分配這些利益;但如果規模化降低了太多利潤率,靠全產業鏈來平衡的話,只合作建豬場就不大現實。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