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剛過,按廣東省工商局要求,12月23日是全省活禽市場休市集中清洗消毒的日子。第二天,廣東省家禽業協會召集會員單位在廣州召開生產形勢分析會。這樣的會每年都會開,然而這次與會的40名廣東禽企負責人一開腔就集體喊“冤”,指人醫有關專家提出不能接觸活禽的言論已經深深影響到了整個養禽業,給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他們吁請家禽業協會出面向省政府和中央提出訴求。“我們行業的聲音太弱了,不能再這么沉默下去”。
“無雞不成宴”是兩廣傳統飲食文化的生動詮釋,但自從今年3月31日首例人感染H7N9病例被通報開始,雞價便一蹶不振,廣東家禽業兩月內直接損失達40億元。直至6月中旬,雞價才逐漸回升,禽企稍有盈利。秋冬以來,廣東發生多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一周4例感染病例讓廣東雞價應聲跌回成本線下,且有繼續下行的趨勢。廣東省雞苗銷售嚴重受阻,合作農戶退苗增多,活禽大量滯銷。“每休市一天我們就要積壓100萬只肉雞”,面對春節前還將執行的兩次強制休市政策,清遠天農集團副總裁張大立表示,“休市一天,銷售時間就少一天”。
為降低H7N9事件給家禽業造成的持續不利影響,減產依舊是與會高管的共識。“兩毛錢一只雞苗我寧愿不賣給養戶,賣給塘戶喂魚”,鶴山市墟崗黃畜牧有限公司(下稱“墟崗黃”)總經理劉東明表示,養殖戶退苗意愿非常強,這樣的價格致種雞場嚴重虧本,墟崗黃從4月份到現在一直都在減產。另一位養殖大戶表示,其雞場的父母代種雞已經從上半年的10萬套降到了現在的5萬套。
各家禽企業呼吁繼續執行減產自救的老辦法,但是按照以往的經驗,企業不到撐不住,一般不會主動收縮產能。協會也在謀劃一些行動,主動向外界發出家禽業的聲音。
人防控禽流感專家的有關言論給家禽業造成的損失太大了,與會禽企對于“不要接觸活禽”的說法頗有微詞,認為“在養殖場從未檢出H7N9流感病毒陽性案例,養殖從業人員無一人感染H7N9的情況下,一味向大眾灌輸不要接觸活禽的理念是對養殖戶的不負責任”。溫氏生產經營部一位負責人說,“有個小孩被老師建議不要去上學了,因為他爺爺是跟我們合作養雞的農戶。”
新上任不久的廣東省家禽業協會會長介紹,近期將組織家禽行業專家通過專業報告書等形式與有關部門、專家進一步溝通。報告書將重點分析此次H7N9流感事件與家禽業的關系,以及輿論危機給家禽業帶來的嚴重損失。
元旦到春節前,全省各類活禽市場還將集中進行兩次休市清洗消毒。今冬明春正值流感高發季節,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會否給家禽業造成持續影響?多數禽企表示前景不明朗,看不懂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