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季節氣溫低且變化劇烈,豬舍內保溫不足,通風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氣體增加,都會導致豬抗病力下降,尤其對豬呼吸器官損害嚴重。為此,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研究員、山西農科110專家焦福林就寒冷季節豬易發疾病的防治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焦福林
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研究員、山西農科110專家
一、預防措施
1、合理營養
營養是養豬的物質基礎,是豬生存的第一要素,營養缺乏,生產性能降低,機體抵抗能力下降,患病幾率增加。在寒冷的季節,豬通過動用體能產熱轉化為熱能來抵御寒冷的刺激,豬日糧中能量不足時,會動用自身的能量儲備來產熱,致使膘情降低,生長速度減慢、發病、死亡。所以,飼料配制應該根據豬群的品種、日齡、生理階段、用途以及環境寒冷時間的長短和寒冷刺激的強度進行調整,提供合理的營養。
2、嚴格消毒
獸醫消毒是消滅豬場各種傳染病病源的有效措施,豬場的許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過消毒來達到殺滅和抑制,也是防制豬傳染病發生的重要環節。消毒要嚴格按照消毒規程進行,做到不留死角,徹底消毒,特別要重視進出車輛和人員的消毒。圈舍在寒冷的季節消毒劑最好選用粉狀消毒劑或用火焰消毒,降低豬舍濕度;應用消毒劑前,要詳細查看說明書,有溫度要求的一定要提供適宜的溫度,保證消毒效果。
3、防風保暖
豬是一個恒溫動物,通過自身調節可以適應外界環境溫度,但是溫度降低超過了調節范圍就會引起發病或死亡,尤其是仔豬階段對寒冷特別敏感。產仔舍溫度應在22℃~25℃,哺乳仔豬休息的保溫箱內溫度出生的第一天36℃,以后每周降低2℃;保育舍溫度,仔豬斷奶第一周的溫度要高于斷奶時產仔舍溫度2℃,以后維持在23℃~25℃;生長育肥舍的最適溫度是14℃~20℃,種豬舍適宜溫度14℃~18℃。
4、通風換氣
寒冷季節為了保溫,大多數豬舍封閉的很嚴實,這樣會顯著降低豬舍的通風強度,而導致舍內有害氣體如NH3、CO2和CO增多,引起對呼吸系統的損害,輕者咳嗽,重者的呼吸困難、生長緩慢、甚至引起死亡。豬舍要定時打開門窗、開啟風機等通風設備進行通風,降低豬舍內有害氣體含量及濕度,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同時要防止賊風。
5、免疫接種
免疫是指機體免疫系統識別自身與異己物質,并通過免疫應答排除抗原性異物,以維持機體生理平衡的功能。寒冷季節是病毒性疾病如非洲豬瘟、豬瘟、口蹄疫、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傳染性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等多發季節,要根據本場的實際情況,在對病原進行調查分析、檢測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強疫苗的免疫接種;所用疫苗要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疫苗;免疫所用針頭必須消毒,一豬一針頭,根據豬體重大小選擇不同型號的針頭。
二、免疫接種
1、非洲豬瘟:非洲豬瘟,又稱非洲豬瘟疫,或疣豬病,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豬急性、烈性傳染病,臨床以高熱、皮膚發紺、呼吸障礙和神經癥狀為主要特征,發病率和死亡率幾乎達100%,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要求各成員國及時報告的疾病之一,也是我國動物病原微生物名錄中的一類病。
免疫接種:到目前為止,無理想的疫苗用于主動或被動免疫,保護豬群,也無理想的藥物可以進行治療,因此,做好豬場生物安全、阻斷疾病傳播、精準清除病豬、提高豬群抵抗力是防控的主要措施。
2、豬瘟:豬瘟又稱豬霍亂、爛腸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和致死性的傳染病.
免疫接種:仔豬25~30日齡首免,70日齡加強免一次,后備豬在配種前一個月再免一次,經產母豬產后21~25天,免疫一次,種公豬每年免疫2次。定期對豬群進行豬瘟抗體監測,全面了解本場豬瘟的流行情況和感染情況,適時調整免疫程序,使抗體水平達到保護要求,淘汰豬瘟陽性豬,尤其要淘汰帶毒種豬,培養健康的種豬群,切斷傳染源。
3、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動物共患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以蹄部、鼻鏡、口腔黏膜、乳房等部位出現明顯的水皰,蹄痛、跛行為特征。
免疫接種:根據當地流行的血清型情況,選擇有效疫苗進行免疫接種。
4、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引起的豬的一種繁殖障礙和呼吸系統的傳染病。其特征是發熱、厭食,懷孕母豬后期發生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仔豬發生呼吸系統疾病和大量死亡。
免疫接種:根據豬場和當地的情況,可選用弱毒苗或滅活苗,使用時嚴格按照說明進行。同時可使用如替米考星等藥物以抑制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在豬體內的繁殖,改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的發病狀況,但這些藥物不能根除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
5、豬傳染性胃腸炎:豬傳染性胃腸炎是由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急性腸道傳染病。各種年齡的豬均可發生,其中哺乳仔豬癥狀嚴重,死亡率高達100%。
免疫接種:母豬產前40天和20天各免疫注射豬傳染性胃腸炎和豬流行性腹瀉二聯滅活苗一次。在治療中多飲水,水中添加口服補液鹽,電解多維以及一些抗生素等,防止脫水和細菌繼發感染。
6、豬流行性腹瀉:豬流行性腹瀉是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引起一種急性接觸性腸道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寒冷季節,各種年齡的豬均可發生,日齡越小癥狀越嚴重。
免疫接種:母豬產前40天和20天各免疫注射豬傳染性胃腸炎和豬流行性腹瀉二聯滅活苗一次。在治療中多飲水,水中添加口服補液鹽,電解多維以及一些抗生素等,防止脫水和細菌繼發感染。
三、治療方法
藥物是雙刃劍,一可以治病,二可以致病,損害機體健康,所以,用藥治療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對癥下藥:根據診斷結果,選用特效或有適應癥的藥物。每種藥都有它的適應癥,如果用錯了不但造成浪費,甚至會危及生命。
2、選好給藥途徑:大群用藥,最好采用拌料或飲水口服用藥,拌料一定要攪拌均勻;食欲差,拌料給藥效果不好,選用水溶性藥物飲水給藥,其濃度是拌料濃度的一半。有的藥物口服給藥療效較差,可選用注射給藥。
3、劑量準確:按照說明準確計算用藥量;要明確各劑量單位的含義和轉換系數。
4、足夠的療程:在治療過程中,按照說明用夠療程,不能簡單地“見好就停”。使用抗生素一般以3~5天為一個療程,有的藥物首次用藥時藥量可增加一倍。
5、聯合用藥:病情嚴重是需要將兩種或以上的藥物進行配伍使用,尤其是抗生素,以提高療效,但是,要熟悉掌握藥物的藥理作用,嚴禁將有拮抗作用的藥物配伍在一起使用。
6、嚴格按照休藥期規定用藥,嚴禁藥物殘留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