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糧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6-06
2022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為普及雜糧科學知識,促進廣大群眾科學素養提升,助力鄉村振興,5月28日,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陜西省小雜糧產業技術體系、陜西省小雜糧科技特派團積極參與2022年“走進科技、你我同行”主題科技周活動,前往岐山、鳳翔、楊凌等地,考察谷子、高粱出苗情況及豌豆收獲情況。
活動現場,通過資料發放、現場技術講解等方式,為廣大雜糧種植戶、雜糧科技人員指導豌豆收獲、谷子、高粱苗期管理等技術,落實夏播高粱、谷子等雜糧播種情況,宣傳雜糧營養價值,分析雜糧生產及市場行情等。
小雜糧主要包括有蕎麥、糜子、燕麥、豌豆、綠豆、蕓豆、小豆、小扁豆等,其生育期短,抗旱耐瘠,適應性廣,是我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糧經作物。小雜糧營養豐富,醫食同源,是現代功能型食品開發的重要資源,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增強,具有營養價值和保健療效的小雜糧更具優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特色雜糧科技創新團隊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展了雜糧的育種、栽培、品種資源及產品開發利用工作。經過30多年的研究與技術推廣,具有相當的規模和較好的工作基礎。在全國15個省區建立30個小雜糧品種科技示范園,搭建小雜糧品種、技術展示示范平臺,先后選育和推廣了榆糜1號、榆糜2號、榆糜3號、西農1004等糜子品種36個;組織編寫出版了《中國小雜糧》《糜子》《中國黍稷》《中國黃米食品》等專著、文集30余部;制定小雜糧標準30余項,發表雜糧研究論文120余篇,獲得小雜糧專利10余件,獲省部級科技獎勵10余項,為陜西雜糧產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通過這次科普宣傳活動,使更多的群眾了解了雜糧在農業生產及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到雜糧的營養保健作用,為雜糧種植農戶及農業技術人員指導了生產中出苗、收獲等技術問題。在活動中,團隊前往岐山、鳳翔、楊凌3地進行了科技宣傳與指導工作,共發放宣傳資料100多份,田間地頭指導農戶20多人次。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將雜糧的種植、加工、生產等知識向社會宣傳,提升農戶的雜糧種植積極性,促進雜糧的消費,以雜糧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下一篇 | 暫無
一周熱點
- 2022-06-06中牧股份工業微生物菌種隨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飛向太空啟動空間搭載實驗
- 2022-06-06國內外糧食價差關系逆轉,背后發生了什么?
- 2022-06-06生豬市場“亂套”!壓價、壓欄,上漲、下跌,為何爭論不休?
- 2022-06-02越南宣布已成功生產非洲豬瘟疫苗
- 2022-06-022022年全球玉米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 2022-06-02關于發布《飼料添加劑 三丁酸甘油酯》等三項團體標準的公告
- 2022-06-02強強聯手,帝斯曼和芬美意宣布合并 專注于動物營養與保健等四大業務
- 2022-06-02國內供應相對寬松 豆粕基差進一步承壓
- 2022-06-01畜科榮獲四川省優秀院士(專家)工作站發展成果!
- 2022-06-01新希望:綠色打底數字化驅動,打造可持續發展強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