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遇龍:工廠化、集約化、智能化是現代養豬業發展方向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7-01
近日,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智慧農機與智慧農業論壇”在長沙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接受了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豬肉是中國人最喜歡的食品之一,一年至少要吃掉6億頭豬。”印遇龍認為,工廠化、集約化、智能化是現代養豬業發展方向。據介紹,工廠化立體養殖采用智能溫控、機械刮糞、自動料線、自動稱重等國內領先的現代養殖工藝,具有用地少、自動化程度高、環境污染少、人力成本低等優點。“傳統養殖,主要依靠飼養員的肉眼觀察與經驗來判斷,很難做到對所有個體信息的實時、精準監控。”印遇龍告訴記者,通過智能設備和大數據分析,養殖工廠可以遠程實時監控每頭豬的情況,還能通過中控平臺開展育種分析、疾病監測等。“飼料成本占養殖成本約70%,精準飼喂與營養至關重要。”印遇龍團隊為寧鄉花豬量身定制了“秘方飼料”,從前吃4.5斤飼料只長1斤毛重,現在吃3.5斤就能長1斤毛重,并用更便宜的非糧飼草部分替換了豆粕、玉米,一頭豬的“伙食費”省了數百元,每頭寧鄉豬料肉比降低約6%,利潤增加300元/頭。“養豬業一直是我國農業的支柱產業。目前,我國的生豬產業面臨著外國豬市場占有率高、缺少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培育豬種等一系列‘卡脖子’難題。”對此,印遇龍建議,要加強育種新技術應用和育種效率提升;開展種豬主要性狀形成機制等基礎研究,發掘優異基因資源;研制并建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通量、低成本表型及基因型鑒定平臺;突破基因編輯育種等原創性技術;完善種豬商業化育種體系,不斷提高我國生豬種業自主育種能力,引領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針對湖南地方豬種,我們正著力挖掘其優質基因,開發一款湖南地方豬基因組育種液相芯片。”印遇龍表示,現在不僅要養好豬,還要育好種。
來源:湖南日報
下一篇 | 暫無
一周熱點
- 2022-07-012022年上半年玉米市場大事記
- 2022-07-01推廣精準飼喂技術 推廣低蛋白日糧 | 《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實施方案》發布
- 2022-07-01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在行動,第十二屆大北農科技獎頒獎暨中關村全球農業科技創新論壇在京舉行
- 2022-07-01玉米連續兩月下跌 關注進口政策變化
- 2022-07-01油脂效率、蛋白吸收 – 溶血磷脂助您“一網打盡”
- 2022-06-30勝利生物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順利揭牌
- 2022-06-30本元論壇——第九屆母仔豬大會暨“中國好飼料?第10季”頒獎典禮(第一輪通知)
- 2022-06-30豆粕 企穩后可輕倉試多
- 2022-06-30突發!廣西揚翔撤銷上市申報材料
- 2022-06-272022年5月豬肉進口數據分析及后市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