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應激對分娩舍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及解決方案
熱應激對分娩舍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及解決方案
朱大俊,譚 濤
[禮藍(上海)動物保健有限公司,上海 200003]
摘 要:在養豬生產中,適宜的環境有利于保障母豬的健康狀況,提高其生產和繁殖性能;反之,過高的溫度則會引起母豬熱應激,破壞體熱平衡,甚至導致生產停止,使機體進入病理狀態,引發疾病甚至死亡。熱應激會對豬群健康水平、生產指標產生較大影響,從而導致豬場經濟效益降低。據統計,在美國每年由熱應激所導致的母豬經濟損失高達4.5億美元。為了減輕熱應激的負面影響,近年來許多研究試驗都在研究環境和營養解決方案,以改善熱應激條件下母豬的生產性能。
關鍵詞:熱應激;妊娠母豬;生產性能;影響
養豬生產中,適宜的環境有利于保障母豬的健康狀況,提高其生產和繁殖性能;反之,過高的溫度則會引起母豬的熱應激,破壞體熱平衡,甚至導致生產停止,使機體進入病理狀態,引發疾病甚至死亡。熱應激會對豬群健康水平、生產指標產生較大影響,從而導致豬場經濟效益降低。據統計,在美國每年由熱應激造成的母豬經濟損失高達4.5億美元。
分娩舍作為豬場一個重要銜接單元,關乎母豬這一“生產機器”在經歷分娩、斷奶后能否正常運轉,再次投入到配種生產中。在高溫環境下,母豬體熱調節平衡被破壞,交感神經興奮,會顯著增加呼吸量,使得呼吸頻率增加和深度變淺,呼吸頻率可超過40次/min;并且會提高母豬的直腸溫度,自身調節系統不能完全補償熱應激帶來的不利影響,導致長時間的能量負平衡和母豬機體受損,高溫應激對分娩母豬的繁殖效益影響極大。為了減輕熱應激的負面影響,近年來許多研究都在探討環境和營養解決方案,以改善熱應激條件下母豬的生產性能。
1 熱應激對分娩舍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1.1 產仔時間延長,死胎率升高
妊娠母豬一般在預產期前幾天甚至更早進入分娩舍,妊娠晚期的高溫應激會導致死胎率升高。熱應激會使母豬的體力不足而延長產程,導致仔豬在產道內長時間的呼吸不暢,通常當呼吸不暢超過5 min后仔豬就會出現重度的窒息,甚至會死亡,從而使死胎數量增多。應激也可能使產仔間隔時間延長,正常情況下平均間隔15 min~18 min時則全為活仔,當產仔間隔時間平均達到45 min~55 min時,活產與死產比例為1∶1。Wegner等研究了溫度對夏季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發現產前4 d內的高溫環境會顯著降低活仔數,增加死胎數。
1.2 采食量減少,泌乳量降低,仔豬斷奶前死亡率升高和斷奶體重降低
高溫環境下,母豬通過減少采食量和增加體表皮膚的血液流量,達到降低產熱、增加散熱的目的,這會導致母豬乳腺合成乳汁需要的養分減少,降低母豬的泌乳量。林映才等總結了大量國外高溫環境對母豬及仔豬的影響,發現與適溫條件相比(18 ℃~22 ℃),熱應激(28 ℃~32 ℃)可使哺乳母豬采食量降低40%,泌乳量減少25%,仔豬增重減少20%,體重損失增加2.6倍。
1.3 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發病率上升
研究表明,非乳房炎性的泌乳障礙的發生是由于在應激過程中分娩母豬體內激素平衡發生紊亂及改變所致,熱應激加劇了該病發生率。
1.4 斷奶至發情間隔延長或不發情
熱應激會影響母豬的采食量、哺乳期母豬體重和體內生殖激素的分泌,進而導致母豬斷奶后發情延遲。Boma等研究表明,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母豬斷奶至發情間隔延長,平均溫度在37.2 ℃時的發情間隔顯著長于25.6 ℃時的發情間隔(12.7 d對7.9 d)。
1.5 提高行為轉換頻率,增加飲水量,增加壓死仔豬概率
母豬的坐立-腹臥、站立-躺臥行為的轉換以及臀部快速下落常常導致仔豬被壓死。熱應激會引起哺乳母豬行為上的變化,母豬通過大量飲水、提高行為轉換頻率,抵抗熱應激對機體造成的不適,從而導致仔豬的壓死率顯著升高。
1.6 體溫升高、腸絨毛尺寸變小
豬自身散熱機制會增加血液向周邊流動,旨在減少身體的產熱量,并促進其向環境散熱。然而,Morales等和Pearce等發現,當環境溫度達到臨界值時,動物的散熱能力不足以維持其體溫不變,導致體溫上升2 ℃。Morales等指出,熱應激會減少胃腸道組織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應,引起腸絨毛尺寸變小,這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氨基酸的攝取。但是,在熱應激條件下,飼料中添加游離氨基酸可抵消熱應激對氨基酸吸收的負面影響。
1.7 增加母豬死亡率
國外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熱應激條件下,在圍產期和哺乳期死亡的母豬分別占母豬死亡總數的42.1%和16.5%,這些母豬多數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在熱應激和分娩應激的狀態下,極易死亡。
2 對抗熱應激的管理和營養解決方案
緩解母豬高溫熱應激是一項系統工程,這些解決方案包括降低建筑環境溫度(風扇、蒸發冷卻系統)和/或增加動物熱量損失(地板冷卻、滴水冷卻、鼻部冷卻)的管理策略。在實際生產中應該多管齊下,方可將影響最小化。從建造(或獲得)隔熱良好的豬舍開始,實施有效的空氣循環系統(能夠充分循環空氣并調節室溫),最后一個是有效的加熱系統,為仔豬區域提供熱量。
2.1 管理方案
2.1.1 通風降溫: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
自然通風在夏季高溫區域往往不能達到有效降溫;機械通風分正壓通風和負壓通風,正壓通風存在較多通風死角和局部溫度過高的問題,目前絕大多數豬場采用的是風機負壓通風。
2.1.2蒸發降溫:風機濕簾和噴霧(噴淋)
濕簾風機降溫系統由于其具有設備構造簡單、降溫速度快、穩定耐用等優勢,目前被廣泛應用于我國大部分密閉式豬舍。高增月等就濕簾-風機系統降溫和自然通風降溫的分娩舍進行了對比試驗,結果發現,夏季濕簾-風機系統能顯著降低豬舍內溫度(27.9 ℃對 31.5 ℃,P<0.05)。但需要考慮為每棟豬舍配置合適數量和功率的風機以及適宜面積和厚度(有10 cm、15 cm等)的濕簾等因素,方可取得較好降溫效果。隨著時間的流逝,“硬”水中鈣以及灰塵、花粉等的積聚,濕簾的降溫效果會下降,因此在入夏前應清洗或更換濕簾紙板。
2.1.3 相對濕度必須較低,以利于蒸發散熱
散熱的原則很簡單:干燥的環境和潮濕的動物。環境過度潮濕不利于蒸發散熱,對熱應激的動物來說這是最糟糕的。
2.1.4 飲水供應狀況
檢查分娩舍所有飲水器的流量,確保每分鐘水流速不低于2 L,飲水系統中第一個和最后一個飲水器的流速相等。
2.1.5 調整作業時間
采用“夏季”工作時間安排,這可以根據一天中較涼快的時段調整飼喂時間。冷卻飲水和提供液體飼料(或半液體飼料)也有幫助。
2.1.6 采用冷卻板
美國最近的研究表明,放置在地板下、產仔箱前部正下方的冷卻板可為母豬提供有效的降溫效果。據報道,豬一天中有79%的時間(約19 h)都在休息,這意味著大部分豬的身體長時間與地面接觸。因此,高溫季節采取地板降溫是一種有效緩解豬熱應激的方式。
2.1.7 豬舍的隔熱
如果豬場外墻在下午直接暴露于太陽光下,我們應在墻內側或外側做隔熱措施,以避免陽光照射增加豬舍內溫度。
2.2 營養方案
營養解決方案可以提供一個經濟可行的替代策略,可以采用該策略來最大限度地減少熱應激的負面影響。
2.2.1 日糧纖維
纖維的消化會產生熱量,因此夏季哺乳期日糧中的纖維含量要低于正常水平。
2.2.2 維生素和礦物質
一般來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是基于每頭豬每天6 kg~8 kg的攝入量,因此必須相應地增加它們的含量。
2.2.3 日糧脂肪
日糧中脂肪含量越高,能量來源就越集中。采食量減少的部分原因是避免因消化食物而產生更多的熱量,因此產生較少熱量的飼料配方可確保母豬具有更高的采食量。例如,脂肪提供的直接能量很少因消化過程而損失,因此在日糧中添加更多的脂肪會增加能量水平,并減少消化過程中的熱量產生。
2.2.4 抗應激制劑
熱應激狀態下母豬會減少飼料攝入量,減少量可能從10%到25%不等,體內儲備無法滿足應激反應的生物學代價需要時,在哺乳期飼料中添加多維類產品如強力拜固舒,可有效緩解熱應激。
一周熱點
- 2022-07-292025年版《中國獸藥典》編制工作全面啟動!農業農村部副部長、第七屆中國獸藥典委員會主任委員馬有祥出席會議并講話
- 2022-07-29光明食品集團上海農場有限公司千萬羽禽蛋產業管理人才培訓班學員蒞臨豐尚參觀學習
- 2022-07-29湖南省飼料生產情況(2022年六月同比及環比數據)
- 2022-07-29我國大豆產業發展歷程及現狀
- 2022-07-28農業農村部就劉永好、羅良娟委員提出的關于穩定生豬產能降低周期性波動引導生豬產業平穩升級的提案及建議提出答復意見
- 2022-07-27喜報 | 中糧集團位列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23位,福臨門、蒙牛齊齊上榜
- 2022-07-27湖北省飼料工業協會2022年度第一批團體標準立項評審會順利召開
- 2022-07-272022年6月生豬產品數據
- 2022-07-27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業農村部屠宰技術中心) 動物產品安全檢測室獲得CNAS認可證書
- 2022-07-272022年1-6月小麥進出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