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養殖戶在豬病防治方面存在的誤區,不糾正只會浪費藥錢
豬病防治是養殖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做的好不好直接關系著豬場的利益。在多數人眼中,豬病防治應該就是在豬沒有發病之前給豬用藥預防,豬發病之后給豬治療。確實是如此,但即便是這樣,養殖戶也會犯很多的錯誤。比如說病急亂投醫,再比如說抗生素使勁的用。而這樣做不僅加大了養殖成本,對豬病的控制也沒有絲毫的成效。尤其是以下幾個誤區是廣大養殖戶都存在的。
一、只看到豬群生病的表面癥狀
很多養殖戶都有這樣的習慣,一看到豬發燒,退燒藥安乃近立馬用上。豬群腹瀉,趕緊把痢菌凈用上。
這樣做效果是顯著,但一般都是治標不治本,可能用藥的當天病情又復發了。之前就聽很多養殖戶說,這豬群生病,時而好,時而壞。其實無論是豬群發燒還是豬群腹瀉這都不是最嚴重的病,養殖戶要做的是找出病因,對癥下藥。有的養殖戶總是抱怨,同樣的藥以前用效果好的不得了,現在用基本無效,這就是耐藥性的緣故,而這耐藥性怎么來的,多半是和養殖戶火急火燎的用藥有關。
二、一個蘿卜一個坑,一頭豬發病治一頭
很多養殖戶看到哪頭豬發病了就治發病的這頭豬,其它的豬也是一概不管了。其實在防治豬病的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這樣做。現在的豬病都有傳染性,只不過是傳染速度的快慢而已。有一頭豬發病了,一定要警惕全群預防。平常可以省著用一些豬藥,這時候可千萬別不舍得投藥,最好是全群都用上拌料的藥,預防治療。
三、注重消毒
消毒這件事可大可小,而我國大部分的養殖戶都把消毒往小的方面看。沒有發生豬病時可能消毒顯的無關緊要,但一旦發生豬病,這消毒可不能忽略。很多的細菌與病毒都可以通過消毒液殺死的,消毒做好了,無形之中就阻礙了豬病的傳播速度。
四、驅蟲
驅蟲和消毒一樣,也是容易被養殖戶忽視的一個地方。畢竟由寄生蟲直接造成大的損失還是很少發生的。可能很多養殖戶都不知道這寄生蟲病會引起仔豬嚴重的拉稀,有的拉稀一直都治不好,可能就是由寄生蟲引起的。不但會引起仔豬拉稀,有的寄生蟲還會妨礙肥豬的成長,讓肥豬怎么吃都不長肉,這樣就會造成飼料損失。(資料來源:豬八妹)
一周熱點
- 2023-11-10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關于印發《秋冬季生豬疫病防控技術要點》的通知
- 2023-11-10豬肉價格跌幅擴大,10月CPI再次落入同比負增長
- 2023-11-10飼用豆粕用量占比如何再降1.5個百分點?
- 2023-11-10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飼料生產分析
- 2023-11-09我國成功培育本土黑豬新品種
- 2023-11-09巨頭豬企負債累累!俄羅斯豬肉將涌入豬市,豬業寒冬何時結束?
- 2023-11-08祝賀新華揚九龍基地2.2期精制車間喜封金頂
- 2023-11-08腌臘需求增量未到 豬價承壓“旺季不旺”
- 2023-11-07國家發展改革委:預計短期生豬價格下滑空間有限
- 2023-11-07豬市走勢:斷崖降溫來襲,豬價逆勢反彈,消費能否逆勢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