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價格高企,運費飆升,食品買家面臨雙重沖擊
全球農作物運輸成本上漲,加劇了食品通脹擔憂。目前食品通脹已經處于十年高位,嚴重影響那些依賴進口市場的成本敏感型消費者。
谷物貿易商和船運行業人士稱,由于燃料成本上漲、貨輪供應緊張以及新冠疫情期間港口需要更長周轉時間,將谷物和油籽從美洲和黑海產區運到主要消費國的散貨船成本比去年增加了大約一倍。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經濟學家費恩·齊貝爾稱,谷物價格大幅上漲時,運費已經成為真正的挑戰。多年來買家享受低糧價和運費。他認為運費高企的態勢不會立即結束。
航運消息人士稱,將谷物從澳大利亞運到東南亞的成本已從去年的每噸15美元漲至每噸30美元,從美國太平洋西北口岸運往亞洲的成本從25美元上漲至55美元。將小麥從黑海運往亞洲的成本為每噸65美元,而上年同期約為35美元。
新加坡貿易商稱,貨輪燃料成本和散貨船成本抬高了谷物運輸成本。目前還有新冠病毒檢疫要求,導致貨物運輸放慢。隨著5月份全球糧食價格漲速創下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谷物運輸成本飆升對試圖控制通脹的食品進口國政策制定者構成新挑戰,而目前幾個主要經濟體剛剛取消新冠病毒封鎖措施,并重新開放經濟。
隨著農作物進入生長期,玉米和大豆等主要農作物價格將在北半球生長季節的剩余時間里保持高位和振蕩。由于全球需求強勁以及美國玉米作物遭受生長壓力,CBOT玉米期價已經比上年同期上漲大約90%,大豆價格上漲50%以上,因為干旱造成頭號生產國巴西大豆受損。小麥價格同比上漲大約30%,因為上年小麥生產出現問題。
谷物和運費價格上漲對亞洲買家構成雙重打擊,其中中國占到全球大豆采購量的一半以上。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玉米買家之一。印尼從黑海采購一船制粉小麥的成本已經比上年同期上漲400萬美元,達到約1500萬美元,僅運費就增加了150萬美元。
谷物價格波動是另外一個挑戰。由于天氣預報影響市場人氣,CBOT玉米期貨在6月份最后一周上漲了10%以上,然后隨后一周內下跌了10%。某東南亞地區面粉加工公司的一位采購經理表示,由于價格過高,我們發現需求下降。在這樣的市場中很難占據一席之地。面粉加工商正在減少采購。
一周熱點
- 2022-08-10對外依存度超過八成 大豆前7個月進口量下降是何原因
- 2022-08-09需求端偏弱 玉米價格缺乏持續上漲驅動
- 2022-08-05深化全產業鏈布局,打造國鰻品牌——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8-05政策“加碼”,生豬三季度有望止跌回升
- 2022-08-04我國或將為巴西豆粕進口亮起“綠燈”
- 2022-08-048月5日油脂公司大豆競價銷售專場的公告
- 2022-08-04國產大豆定價權,誰說了算?
- 2022-08-03新希望再次入榜世界500強 位列356名
- 2022-08-022022年7月份第4周畜產品和飼料集貿市場價格情況
- 2022-08-02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馬瑩所長一行蒞臨大北農集團座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