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震蕩不出局,后面還將漲
今年以來,小麥的價格漲勢如虹,從8月份開始便一直處在高位,更是在10月、11月連續漲至歷史高位。
12月5日,全國主產區小麥收購價格又開始轉跌,五得利為主的加工企業下調收購價格,不過基本都在5厘左右。
我們昨天已明確提醒,一切不以需求為支撐而推動的上漲都是不穩定的上漲。當前市場需求沒有起色,面粉企業開機率不高,誰也不敢貿然提高產品價格丟失市場。成本的上漲必然是不可持續的。
但是小麥中長期趨勢仍是上漲為主,短期還將面臨反復,提醒貿易商需要在震蕩行情中修煉心態。不要把自己震出局,籌碼也只會越來越高。
以下內容來源華夏時報。
小麥價格漲勢如虹
中國是全球小麥10個主要進口國之一,埃及、印度尼西亞、土耳其、阿爾及利亞、巴西、菲律賓、緬甸、日本、歐盟,包括中國總進口量占全球進口量的41%。事實上,我國自去年以來小麥進口已出現了大幅上漲,今年1-10月的小麥進口量達到了808萬噸。
根據美國農業部10月份發布的報告,2021/22年度全球小麥預估產量下調至7.7587億噸,消費量7.871億噸,年終庫存量預計2.771億噸,較上一年度減少1100萬噸,全球小麥供需格局逐步吃緊。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的通脹環境已經形成,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及變種毒株難以消除的背景下,長期看,受疫情影響、國際投機資本炒作和全球流動性泛濫等因素影響,小麥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運行,將對國際糧食供應鏈的穩定與安全產生較大影響。”支培元對本報記者表示。
據了解,此前小麥期貨價格已突破9年來的最高紀錄,2021年5月中旬,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麥主力合約為400多美分每蒲式耳,連續6個月上漲之后,小麥主力期價已上漲至800多美分每蒲式耳,漲幅超過100%。而在全球小麥上漲的帶動下,今年國內的小麥價格可以說是漲勢如虹人。
小麥的價格從8月份就一直處在高點,在10月份便漲破1.4元以上的歷史新高。而在11月期間,小麥的價格再一次漲至歷史高位,最高價達到了1.49元/斤。
記者從河南的小麥收購商處了解到,由于小麥的收糧季主要是在五、六月,所以隨著時間推移會帶動價格上升,也就是從7月以后,小麥的價格保持了整體上升態勢的原因。
對于小麥的價格走高,支培元認為是受到供需關系影響所致。目前小麥的供需區域性矛盾突出,今年國內小麥供需面呈趨緊態勢。而今年夏糧收購期間,小麥也并沒有啟動托市收購,而是全部為市場化收購,這在近年來也是首次。
“從國內看,加工、儲備企業補庫需求較為旺盛,而且小麥替代玉米仍存在價格優勢,飼用采購也將處于相對較高水平,對小麥價格形成有力支撐。但由于今年小麥總體減產,加之庫存處于高位,國內小麥連續價格上漲創歷史新高。”支培元表示。
未來還有小幅上漲空間
雖然小麥價格在11月沖高,但后續便開始了反復漲跌。
據了解,進入到11月中旬后,部分地區的面粉企業率先開始降價收購,降價幅度在0.5-2分之間不等。山東、河北等部分地區的金沙河、五得利等面粉企業,11月上旬時的收購價格為1.43-1.45元/斤左右,而11月中旬已經降到了1.40-1.41元/斤左右。
“對企業而言,目前面粉銷量開始走低,囤貨壓力加大,生產成本增加,也只能調低麥價。”支培元說道。
而對于麥價走跌,也有收購商表示,其實對于前期收購的價格來說,已經有了足夠的利潤空間,主動出售余糧可以規避后期小麥價格的進一步下滑。因此,除了面粉企業,部分收糧點的價格也有所下滑。
但隨著市場關于國儲小麥拍賣的傳聞一直未落實,使得籠罩在小麥市場上的利空消息有所消散。與此同時,面粉企業訂單增加,在面粉的大量走量的推動下,再次逐漸出現了企業上調價格,以尋求盡快上量的情況。
“11月份由于今年大部地區的小麥入庫囤倉、隨著限產和新冠疫情的影響,從目前來看小麥價格將保持基本穩定,大漲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受尼拉娜現象的影響,今年冬種將推遲兩個月,對明年的春收也有一定影響。”為此,支培元預判,小麥價格還有小幅上漲空間。
一周熱點
- 2022-01-01豬周期2022年下半年后迎來拐點?正邦科技這樣應對周期底部
- 2021-12-22飼料成本壓力,2022年更嚴重?
- 2021-12-22圖解|《“十四五”全國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
- 2021-12-22玉米繼續減倉回落
- 2021-12-22每噸玉米價格又跌5元,逼近2700元/噸,為何?
- 2021-12-22加拿大的大豆產量預計高于早先預期
- 2021-12-22Informa將2022年美國大豆播種預測數據上調至8882萬英畝
- 2021-12-22CBOT豆粕上漲,需求形勢依然向好
- 2021-12-22CBOT大豆價格上漲,南美產區天氣令人擔憂
- 2021-12-20玉米不會成為第二個大豆 明年進口或仍超配額